关于大班科学教案模板锦集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感知“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2、在活动中提高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喜欢参加科学活动,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
教师的大操作单;教师的魔术道具
幼儿操作材料:果冻壳、纸团、象棋、橡皮泥、每组放东西的小箩筐
活动过程 :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导入
1、变魔术:果冻壳不会倒。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魔术,我要让果冻壳娃娃在桌子上摇来摇去,跳跳舞,谁来帮帮它”
幼儿尝试失败得出它底部是球形的,很不稳。
2、教师变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二)、探索得出合适的的魔术道具――橡皮泥
1、介绍不倒翁
师:“其实这种摇来摇去不会倒的玩具我们叫它不倒翁。”
2、师交代任务:“要完成一个魔术必须要有合适的道具,我往里面放入了一样东西,到底是什么啊?”
教师出示果冻壳、纸团、围棋子、橡皮泥引导幼儿猜想什么道具可以成功。
幼儿猜想实验结果,教师记录大操作单。
3、幼儿自由探索。
4、请幼儿分别说一说各种材料有没有成功。
5、教师以魔术师身份揭秘“道具”――橡皮泥,并完成大操作单
三)、探索得出魔术的手法:橡皮泥的摆放
1、师:“有的小朋友刚才明明就是用的橡皮泥,可是也没成功,所以说魔术不仅需要魔术道具,还要有正确的手法才能真正成功,什么叫手法呢,就是说橡皮泥要放多少,应该怎么放?”
2、幼儿探索尝试:幼儿将成功的不到翁放在教室前的桌子上,探讨为什么有的不倒翁成功有的不倒翁不成功。
3、小结制作不倒翁的秘诀:不多也不少;底部要粘牢;左右一样高。
四)、成功制作不倒翁,结束活动
1、幼儿带着口诀再次尝试成功地使果冻娃娃摇起来。
2、听音乐律动《不倒翁》。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多米诺骨牌的名称及玩法。
2、初步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骨牌数量相同的条件下,它的倾倒速度与路线、间隔有关。
3、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排列轨道示意图(1.长度相同轨道不同2.长度相同轨道相同)
2、记录表2张
3、每人10块骨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理解多米诺骨牌的名称及玩法
1、教师出示骨牌,讲解多米诺骨牌的名称和历史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种特别的游戏——多米诺骨牌。什么叫多米诺骨牌呢?多米诺骨牌是个外国名字,他其实就是一种用木头、骨头或者塑料做成的长方形骨牌。虽然这个多米诺骨牌有一个外国名字,但是它实际上起源于我们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2、教师演示玩法,提醒幼儿注意排列的特点。
师:“(一边说一边出示自制骨牌)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10块骨牌,注意在排列的时候距离尽可能是一样的,用手指轻轻推动第一块,我们就可以看到后面的骨牌跟着倒下了。(电视机出现教师事先排列好的骨牌),你们想来试一试吗?开始吧。”
(二)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骨牌数量相同的条件下,它的倾倒速度与路线、间隔有关。
1.幼儿个人自由探索,初步尝试多米诺骨牌的玩法
幼:利用10块骨牌排一排,推一推,可以反复的实验。(老师辅导,反复强调骨牌排列时距离尽可能是一样的,并及时给予帮助,观察幼儿操作过程中的亮点。)
师:请你和边上的小朋友把骨牌放在一个盒子里。
结束提问:骨牌好玩吗?你成功了没有?
幼1:我成功了,我把骨牌一块块竖起来,轻轻一推就倒下了。
幼2:太好玩了,我排了3次3次都成功了。
幼3:我没有成功,前面几块倒下了,可是最后2块没有倒下去。
师:请成功的小朋友来说一说骨牌为什么会一块接一块地倒下?
幼:我看到是第一块倒下去时碰倒了第二块,第二块倒下时又碰到了第三块,这样一块接一块就全倒了。
总结: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很厉害,很快就会玩骨牌游戏了。有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说看到第一块碰倒第二块,第二块碰倒第三块…对了,这就是推力的作用,使得骨牌依次倒下去,就像a小朋友推b小朋友,b小朋友推c小朋友一样。还有的小朋友暂时没有成功也没关系,下次排列时只要把骨牌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排列的一样就可以了,加油。
2.探索规律之一:在同等数量的条件下,排列的路线不同倒下的速度就不同,越弯曲的就越慢。
师:老师带来了2幅长度相同轨道不同的轨道图,请和边上的小朋友两两合作,用盒子里的'骨牌排列在轨道上,排列时距离尽可能是一样的。排好后数一数轨道上用了多少块骨牌。(出示轨道图1)
(1)
师:为什么有的组排得快,有的组排得慢?(排得快的组每个小朋友都合作得很好,排得慢的组也要象他们一样更合作才行)。
师:出示记录表(记录骨牌的数量、轨道、推倒速度快的打“√”)
师:轨道上用了几块骨牌?请一个小朋友来记录
幼:20块
师:你排列的轨道是什么样的呢?请排列不同轨道的小朋友上来画一画。
幼1:我们排列的是直线轨道
幼2:我们排列的是曲线轨道
师:想想哪一个轨道上的骨牌倒下的速度快呢?
师:每一组请一个小朋友同时推倒轨道上的第一块骨牌,看一看哪个轨道上骨牌先倒下。
为什么有的组倒得快,有的组倒得慢?
师总结:虽然是同样数量的木块,排列的路线不同倒下的速度就不同,越弯曲的就越慢。
3.探索规律之二:同一路线里间隔密就倒得快,间隔疏就倒得慢。
导语:假如是在同一路线下木块的间隔疏密不同又会怎样呢?
师:我们来看一看第二张轨道图
(2),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2个轨道是一样的
师:在相同轨道上排列骨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你们一组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出示线路相同,长度相同的轨道图和记录表,其中一组提供15块骨牌,另一组提供20块)
要求:1、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过程可以反复尝试
活动评价
1、展示幼儿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
师:请记录好的小组把记录表粘贴到展示板上来。并和边上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幼1:我们分别在2条相同曲线轨道上排了15和20块骨牌,我们发现骨牌之间的距离大的倒下的速度就快,距离小倒下的速度就慢。
幼2:我们也分别在2条相同曲线轨道上排了15和20块骨牌,,可我们的结果和他们相反,骨牌之间距离大倒下慢,骨牌之间距离小倒下速度就快。
2、引导幼儿集体验证
师:老师把这个推到的过程拍成了一段视屏我们来看一看。
师:你们发现了吗?哪一条轨道上的骨牌倒下的速度快?
幼:上面一条
师:你是怎样看出它倒下速度要快的,为什么呢?
幼:因为骨牌之间的距离比较密,倒下的速度就快。
3、提升与总结:从我们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到骨牌倒得快与慢是和排列的路线、间隔的疏密、木块的数量有关的。同样长短同样路线的轨道,骨牌间隔距离密倒下的速度就越快,间隔疏倒下的速度就慢。
(三)请幼儿看玩多米诺骨牌的录像,幼儿合作玩多米诺骨牌
小朋友们今天是第一次接触多米诺骨牌,有个姐姐她排多米诺骨牌已经很厉害了,还可以参加比赛呢,我们来看一看。
师:其实呀骨牌还有很多种玩法,录象中的姐姐真厉害,排出一个大型的多米诺骨牌,还会转弯呢。
你们想像她一样吗?(出示数字宝宝2、3、4、5、6、)
师:老师希望一组上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合作,用骨牌在数字宝宝上排一排。注意排的时候间隔的距离要相同,排好后可以选一个小代表或者邀请你旁边的老师来和你们一起推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并适时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你的骨牌这样排能倒吗?”;“你这样排真的很好,可是只能推一次哦”;有时教师和幼儿一起玩骨牌。)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古典智力玩具,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人创造的智慧游戏,这种游戏老少皆宜。幼儿已有过用几何图形进行拼图游戏的经验,因此很容易引导幼儿进行七巧板拼图活动。
开展七巧板游戏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拼摆出许多的图案,让幼儿在活动中积累了数学经验,更扎实地巩固基础知识;玩的时候可以打破定势,转换思维,展开想像,对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幼儿能用语言正确表述自己的图案,并且在相互表达、评价和交流中,提高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七巧板,学习看图完成简单的拼图。
2、激发幼儿对拼图游戏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一)课件。
(二)幼儿每人一套七巧板。
活动重难点:
认识七巧板,学习看图完成简单的拼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幼问好,稳定幼儿情绪。
(二)基本部分
1、七巧板的秘密游戏:快找快拿:
(1)师:我们都玩过七巧板,还记得七巧板中有哪几种形状的板吗?
(2)师:现在来玩一个快找快拿的小游戏,听清楚规则:
5秒钟时间内,请你们看图片,找出同样形状的.板,放在操作板上。
时间到,手立即放膝盖上,不能再碰板。
幼儿根据图片找出红色大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师:这次请你们找两块板,而且摆放的方向要和我的图片一样。
师:红色三角形方向是向哪边?绿色三角形方向是向哪边?
小结:形状相同,放的方向不同,给我们的感觉也不同。
师:刚才两个三角形摆放的方向也是这样的,那这次是什么地方改变了呢?
小结:位置换了一下,给我们又是一种新的感觉。
总结:用7块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板块,变一变方向、换一换位置,就会出现奇妙变化。
2、七巧板的组合
(1)幼儿尝试选择其中的三角形组合不同的形状师:其实啊,七巧板设计非常巧妙,巧在哪里你们知不知道?那请你在七块板中选择其中的两块三角形组合一下,看看能不能产生新的形状呢?
(2)交流:
师:你用哪两块三角形拼成了什么形状?
师:谁也一样拼出这样形状的图形了?怎么不一样呢?
小结:大三角和大三角组合在一起变大正方,小三角和小三角组合在一起变小正方。
师:有没有拼出不一样的形状?
小结:瞧,七巧板中选择不同的2个图形,可以变成xx、xx、xx、xx……新的形状,你们说七巧板巧不巧?
3、拼七巧板:
(1)师:正是因为巧,所以七巧板可神奇啦!还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看!我拼成了什么?(机器人)看看机器人的头是什么形状?身体呢?三角形做机器人的——脚,手用什么形状拼的?你们想不想拼?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幼儿操作。
师:成功了吗?都成功啦!
4、限时拼图:
(1)师:七巧板真有趣,可以拼正方形,又可以拼机器人,那还可以拼什么呢?这样吧!我们来玩一个拼图游戏,怎么样?
(2)一分钟拼"小鱼":看!七巧板拼成了——小鱼。哎!这次我可是有要求的。听清楚!请你在一分钟时间内拼成这条小鱼。行不行?好!开始!谁成功啦?
5、小组比赛。
(1)师:我有个建议,我们来一次拼图比赛,好不好?我们分成两队,你们两组是一队,你们选做红队还是绿队?你们两组是一队,就是红(绿)队。听清比赛规则:请你们在规定的时间里拼出图案,哪一队成功的人数多就得一个小动物头像,明白吗?
(2)看图拼七巧板:
(1)第一轮拼"房子":第一轮一分钟,看!拼什么?(房子)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你们队几个人成功啦?第一轮哪一队获胜啦?
(2)第二轮拼"飞机":第二轮50秒,时间缩短、难度加大。有信心吗?这次拼什么?(飞机)好!开始!你们队几个人成功啦?第二轮哪一队获胜啦?
(3)记忆拼七巧板:
提要求:接下来我们换一个游戏,听清楚规则!请你先用眼睛看,把七巧板拼成的图记在脑子里,等我说开始的时候,再把它拼出来,明白吗?看的时候不能拼,只能记。【播放相应动画】
第一轮拼"火箭":是什么?先仔细地看,把它记在脑子里,大三角拼哪里?正方形怎么摆?记住了吗?开始!你们队几个人成功啦?哪一队获胜?
第二轮拼"轮船":这次拼什么?先仔细地看、认真记。看得仔细、记得清楚。船身用什么图形拼的?平行四边形怎么摆?记住了吗?开始!你们队几个人成功啦?哪一队获胜?
(三)结束部分
1、小结:孩子们,这个七巧板好玩吗?其实,它还能拼出许许多多的图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动画播放图片】
活动反思:
1、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入手,让孩子边动手摆边说。激发了孩子的活动兴趣,使孩子在看、听、想、摆、说的游戏过程中掌握了七巧板的“玩法”。使孩子体会到了“玩中学”的乐趣。
2、在游戏中孩子以集体、个人、小组等方式进行。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体会到了合作、分享、参与的快乐。
3、此次活动虽是一节拼图活动,但是孩子把已有的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并有个别孩子进行了再加工,如:拼出了主题是“自己的梦”、“大地”、“家”等画面。
如果再上这节活动课,我不仅要充当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还要充分参与到游戏中去,与孩子共同探索,共同成长,共同欢笑。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摘枇杷,会辨别成熟的枇杷,了解枇杷的品种、用途。
2、知道枇杷是家乡历来有名的特产之一,增强爱家乡的情感。
3、体验摘枇杷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探究的能力。
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顶太阳帽、竹勾子(摘枇杷工具)、篮子若干、毛巾若干、筐两个。
知识准备:教师事先向果农了解枇杷的品种、了解枇杷在我们家乡的历史,幼儿事先去看过成人摘枇杷一次。
安全准备:事先联系好生态园里的枇杷地、幼儿出发前穿球鞋,戴上太阳帽
活动过程:一、今天,我们来学摘枇杷,可以用工具、可以不用工具、可以几个人合作等。但要注意安全。
二、幼儿尝试摘枇杷
教师巡逻观察幼儿是怎样摘的,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三、集中讲评(讨论),共享经验。
幼儿讲讲摘枇杷的方法和怎样辨别成熟的枇杷以及枇杷的品种。
幼儿讲后,教师加以小结:
我们今天摘的枇杷有两个品种,皮红的叫红种枇杷,皮淡黄的叫白沙枇杷,皮青的是不成熟枇杷,我们要摘成熟的枇杷,低的树可以用手直接摘,高的地方用勾子,可以几人合作。
三、分散:幼儿第二次尝试摘枇杷
交代要求:幼儿摘后,把枇杷按品种倒入两个筐内
四、整理东西后回幼儿园
五、延伸活动
1、可以用枇杷肉请幼儿做糖水枇杷。
2、观看枇杷肉和枇杷叶入咳嗽药的录象。
3、枇杷核可以当数学教具、可以打洞后穿成各种幼儿喜欢的“艺术品”、枇杷叶可以粘贴成树叶画或可以在叶上画画等。(以上活动也可以放在区域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现在的儿童类药物多带有香甜的水果味,易误导孩子超量服用,孩子们在学会看量尺后,对刻度也很感兴趣,有时还会在吃药时说:“我吃15毫升。”因此我从幼儿的生活中生成了《神秘杯》的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物品的探索兴趣,了解服药杯的作用并学习使用带刻度的杯子,让孩子们在帮助小动物送药的同时也知道自己要按量服药。教材难易程度适中,幼儿对此内容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案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也始终围绕我班子课题《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时如何进行有效的介入》,活动中主要从教师设置问题的直接介入及科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的隐形介入这两方面着手。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带刻度的杯子进行测量,并体会刻度的作用。
2、教育幼儿正确服药,提高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良好情感。
三、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学习运用带刻度的杯子进行测量。
难点定位:理解目测结果与杯子大小的关系
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神秘杯》
2、大小量杯若干、记录表、笔、药水等。
3、贴有小动物的一次杯子若干
五、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认识刻度杯
1、教师出示刻度杯:小朋友你们瞧,老师带来了什么啊?(量杯),请你仔细地看一看、瞧一瞧能发现上面有什么小秘密呢?
幼儿人手一个量杯有大有小,进行观察
2、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认识量杯上的数字、线条及单位ml
3、认识大小量杯的测量范围:看着上面的刻度,它最多可以量多少毫升,最少呢?
4、教师小结:对了,这些数字和线条就是量杯的刻度。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我摒弃了繁琐、复杂的言语,采用直接开门见山的方式:出示量杯,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在幼儿的观察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提问、围绕孩子的兴趣进行提问介入,逐一突破量杯上刻度的认识、单位的认识等。)
第二环节: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量杯
1、如果要喝20毫升的药,你会选什么量杯,谁来试一试?
请两名幼儿分别用大小量杯进行喂药。(使用视频转换仪,请大家一起检查并由老师来纠正。)
2、幼儿操作完后教师小结给动物喂药的方法:
(1)量杯要放在桌上,不能拿在手里
(2)在倒药时身体慢慢蹲下,小眼睛与刻度线齐平
(3)什么时候才倒好呢?就是药的水平面与刻度线齐平。
(设计意图:为了让孩子真真正正的学会使用刻度杯,我摒弃了以前的教师手把手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先引导幼儿先上前尝试操作,在操作中将自己遇到的难点及问题表述出来,再由老师和同伴一同商讨解决,真正让科学走到了孩子的身边。)
第三环节:引导幼儿体验杯子大小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小朋友们这两个杯子都是多少毫升啊?(20),为什么都是20毫升的液体在两个杯子里会看起来不一样多呢?
第四环节:引导幼儿知道杯子越大液面越低,杯子越小液面越高
教师小结:原来啊当液体一样多时,杯子越大液面越低,杯子越小也,液面越高。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这难点,我通过语言的巧妙介入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同样是20ml的药在两个杯子里会不一样呢?”)
第五环节: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多种给小动物喂的方法
1、收到一封由动物园医生阿姨寄来的信,信上说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都感冒了,请小朋友用刚才学到的方法给小动物喂药。
2、出示药量表:看看要量表上都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分别需要为多少毫升的药?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并记录多种给小猴喂药的.方法。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的方法给小猴喂药,我想小猴肯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5、幼儿分组操作
6、交流展示记录表
(设计意图: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激发幼儿更多的思维灵感,在操作前,我与幼儿进行了一次共同的操作示范,引导幼儿运用更多的方法给小猴喂药,在引导中我将操作要求逐一的渗透到其中,使幼儿在无形中感知了操作的要点,为幼儿的操作降低了难度。)
六、反思
整个活动的设计贴近幼儿的生活,循序渐进,并围绕我班的子课题——《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时如何进行有效的介入》。活动中主要从教师设置问题的直接介入及科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的隐形介入这两方面着手。如:在问题的设置中我始终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灵活地修改和设计问题,如孩子发现了量杯上的刻度时,我及时的进一步引导幼儿加深认识“你们注意到了吗?谁还有不同的发现”等语言,刺激了更多的孩子去细心观察,从而让更多的孩子也发现了量杯上更多的秘密,对量杯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材料的隐形介入中,我不断的进行调整,从一开始的采用大、中、小三种量杯,到二磨只采用中、小两种量杯到后来的在操作活动中同时采用大、小量杯,这让孩子在操作中真正做到了认识量杯并学会使用量杯,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的蜕变过程。
2、能够把自己搜集来的资料与同伴一起分享与交流。
重难点:了解蝴蝶蜕变的过程,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
二、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回家了解有关蝴蝶的知识,并把相关资料带到幼儿园。
2、课件《蜕变的花蝴蝶》
3、蝴蝶的蜕变音乐(卵、幼虫、蛹、蝴蝶音乐四段)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蝴蝶的图片,引起兴趣。
请幼儿进行交流:
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你见过蝴蝶吗?在哪见过的?
(二)观察蝴蝶的特征。
1、师: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形状、颜色、花纹)它的翅膀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有的蝴蝶是靠颜色保护自己的。)你还知道蝴蝶有哪些保护自己的办法呢?(教师参考:蝴蝶具有敏锐的感觉构造,可侦测到敌人的来临,而迅速逃逸。且成蝶具有两对翅膀,可协助快速飞离现场。)
2、师:猜猜看蝴蝶的`嘴巴长什么样?(蝴蝶的嘴巴不吃食物时是收起来的,像卷曲的弹簧一样。吃食物时,将嘴伸直,吸取花蜜,像吸管一样。)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搜集来的资料与同伴一起分享与交流)
(三)了解蝴蝶一生(卵、幼虫、蛹、蝴蝶)。
1、请幼儿猜猜:蝴蝶的一生一直在变化,你知道蝴蝶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2、师:他们每个阶段都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说一说。)
3、教师在帮助幼儿梳理语言的时候,可以用肢体语言来配合讲解。
4、游戏:蝴蝶的一生。
(1)请幼儿说一说:蝴蝶在卵、幼虫、蛹、成虫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会用动作来表现吗?
(2)请幼儿跟着不同的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蝴蝶的蜕变时的不同样子。
(四)结束活动。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关于蝴蝶的这么多的知识,我们知道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蝴蝶四个阶段。
2、教师提问:老师还知道有一种昆虫和蝴蝶长的像极了(出示蛾的图片),他不是蝴蝶,他的名字叫做蛾,小朋友们今天回家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搜索一些有关于蛾的知识:蝴蝶和蛾究竟会有什么区别呢?请你把答案明天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目标:
1、学习按群数数(以10为单位)、计数,了解多种数数的方法。
2、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商议解决问题。
准备:操作材料
过程:
1、欣赏与引疑: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一)——宝宝看店时发生了什么事?
“想什么办法会使生意越做越好?”
2、讨论与尝试: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宝宝,会有什么好办法?
借助操作材料,尝试按群数数。
交流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案,比较哪一种方案,最快最清楚。
3、实践与思考: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二)说说议议:爸爸介绍给宝宝一个什么好办法?
想想试试:两个幼儿同时数,一个一根一根数一个一堆一堆数(10个一堆)。比比哪个人数得快。
操作实践,体验按群数数的便捷。
交流各自的`取货方法,相互启发。
4、迁移与创造: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三)“除了10个10个地数,还有什么方法也很方便呢?”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背景:
在开展“水”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发现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水对幼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幼儿的探究点随着主题的发展不断扩大,他们对水的喷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设计了这一科学探究活动,此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说:“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的水管穿洞后因为高度不同会造成不同的喷水现象,乐于参与水的喷射现象的探究活动。
2、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养成观察并记录的习惯。
3、在活动中体验发现与成功的乐趣。
存在问题:
考虑到活动材料的特性,在材料准备时没有让幼儿参与水管钻洞的过程。
支持策略:
师幼共同搜集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与材料接触,引发活动的兴趣。
资源利用:
教师幼儿与家长,共同搜集的废旧材料,让幼儿融入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活动过程:
(一)回忆生活经验,引发探究兴趣
(通过回忆生活经验,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为什么洗手时经常会喷到水”“,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大家畅所欲言。)
(二)介绍材料,引发猜想
(通过出示穿洞的水管,让幼儿观察,引发幼儿猜想的愿望。《纲要》说得好:兴趣是幼儿探究的动力,材料是幼儿探究的起点。这些穿洞的水管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使他们勇敢猜想。)
(三)自主探究:操作、对比、记录
(幼儿最喜欢自己动手,这时候他们已经跃跃欲试,期待着实验。探究活动前向幼儿提出两点注意事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得到更好的探究效果。根据幼儿的知识经验,让幼儿用线段的长短来表示喷水的远近,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进行对比。考虑到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记录水平,设计了一张“喷水距离记录表”,让幼儿把猜想的结果记录下来)
(四) 分享与交流
(记录是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式,也是幼儿间相互交流的有效形式,他们乐于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记录表。因此,提供一个展示实验收获的交流平台,让幼儿感受成功的乐趣。通过记录结果,让幼儿明白科学的奥秘需要用事实证明,从而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五)经验迁移
(为了让幼儿的探究结果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实现知识迁移,让幼儿在已获得的'经验基础上,继续进行不同材料的喷水探究,用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和矿泉水瓶,用戳洞和挤压的方法进一步感受不同的喷水现象。同时引发幼儿联想生活中与喷水现象有关的事物,如:洒水车、喷泉等。)
活动延伸:
(为了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与现代通讯工具,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寻找喷水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使幼儿的探索欲望和认知兴趣得以延伸。)
活动感悟:
新课程改革提倡要给幼儿更多、更充分的探索时间与空间,让幼儿自主发现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幼儿在活动中不可能学到很多的科学道理,但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了观察、比较和合作的态度,是最大的收获。
案例启示:
1、“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力求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幼儿在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培养幼儿大胆猜想、乐于探索、敢于验证的科学习惯。
2、在这种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应随时关注幼儿的疑惑,并适时提供帮助。这样,幼儿才能从自身需要出发,参与自己所感兴趣的活动,并使他们对感兴趣的问题的探究不断得到推进。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3-26
《花》大班科学教案02-28
大班科学教案:风01-02
大班科学教案:树06-28
大班科学教案【热】03-01
【精】大班科学教案03-01
【荐】大班科学教案03-02
【热】大班科学教案02-27
【热门】大班科学教案02-27
【推荐】大班科学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