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湘版小学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1
故事导赏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在这我为大家准备了齐白石大师的两则幽默故事:先讲《看你横行到几时》。
在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一下满堂宾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故事讲到这,哪位同学齐白石大师这字画的意思?
生:借螃蟹横着走来讽刺大特务头子。
师:接下来我再讲一个《不倒翁》的故事。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师:那幅不倒翁画就是这幅(课件展示)。
(学生们听完故事和看了画都笑了)
新课学习:
1、质疑、思考: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这个幽默故事大家都听明白了,知道国画大师是如何与敌人做心理战的。大师能用字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还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呢?
学生回答:(可以通过写文章、唱歌,动作表演、儿歌或诗歌)。
2、开启创编
师:还记得我们在音乐课中学习的手语歌曲《感恩的心》吗?现在我们来创编动作,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示熟悉的物体,让其他同学猜
(学生用手在身体两则做鸟飞的动作;用双掌叠起做鸭嘴;模仿踢足球、跳绳等)
3、出示课题:《小桥、流水、森林》
师:现在我们一起用肢体语言分别表现小桥、流水、森林所组成的景物。
(学生个人或小组自由做动作)
4、开启其它艺术形式
师:我们学过不少古诗和歌曲,是否记得有关描写小桥、流水、森林的歌曲或诗歌。
生:上学期音乐书中《两只小山羊》歌曲中就有小桥和流水。
师:对,《两只小山羊》是我们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的童话故事表演,那请大家现在同桌间一起再来边唱边表演。
(学生非常兴奋,边唱边用手在头顶做羊角表演两只小山羊过桥)。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个个都是个优秀的小演员。哪位同学能记起有描写小桥、流水或森林的古诗或儿歌?
生:曾几写的《三衢道中》。
师:那大家一起诵读此诗。
(生齐朗读)
师:(竖起大拇指)好极了,学校若举行班集体朗读比赛,我们班一定能拿一等奖,希望以后多积累些古诗或美文佳句。
(学生又踊跃举手回答)
师:今天我们的古诗朗读到此为止,什么时候我们可利用班会课举行班级朗读比赛。
5、范例欣赏——欣赏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师:前面同学们听了国画大师齐白的幽默故事,现在我们来欣赏他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不过请大家带着问题来欣赏:画面上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的名称改为其他的?假如要你来修改这幅作品,你会作何改动?
生1:画只大青蛙。
生2:题目改成勇敢的小蝌蚪。
师:这幅画表达了什么内容?
生1:小蝌蚪找妈妈,在寻找妈妈的声间。
生2:小蝌蚪听到妈妈的呼唤,一起赶回家。
师:这幅画的题目是《蛙声十里出山泉》,你能感觉听到蛙声吗?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了这些感觉?
生1:能,画面上有蝌蚪,有蝌蚪就应该有青蛙。
生2:能,小蝌蚪是青蛙妈妈的孩子,青蛙妈妈是不会丢下自己的孩子的,应该守护在她的身边。
师:这些同学太富有想象力了。那么请问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吗?
生1:我喜欢,画面让我看到了奔流不息的小河。
生2:我喜欢画面中活泼可爱的小蝌蚪。
6、简介《蛙声十里出水泉》的背景。
师:我给同学们讲讲这幅的'来历。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亦是一个难题。齐白石了解后,据说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可见白石老人已经领悟这不是一般的课题,而是让他去触及艺术领域中的更深层课题,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对这样的考验,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得拍案叫绝。
7、播放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指导欣赏希施金(俄罗斯)的《森林的早晨》,启发学生感受音乐家、画家如何用音乐或画笔表达自己的感受。
8、质疑、思考
师:在音乐中你感受到森林中有什么?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好像有鸟的叫声。
生2:我似乎看到有好多人在森林中跳舞。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2
教学目标:
1.感受乒乓球、蛋壳及各种圆形物体,并学习利用一些辅助材料如彩色卡纸进行小摆设、小玩具的制作。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设计,制作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以乒乓球、蛋壳、为主要材料,进行人物,动物和静物的造型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以乒乓球、蛋壳等材料进行造型的美感和创新。
教学准备:乒乓球、(鸡,鸭)蛋壳、圆形物体、白瓜子、黑豆、红豆、黑围棋子、彩色卡纸、牙签、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吗?
2.(活跃教学气氛,激起学生好奇心)出示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看小动物的特征,然后做出动作,台下的同学来猜猜看,比一比,看谁先猜出来?师分别找两名同学表演白兔和老虎的形象特征,(请同学猜)
师:刚才同学们表演的非常好!把动物的特征都表现出来了。
二.教学新课:
(一)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造型是圆形或椭圆形的?
生:我家有奶奶用缝纫机缝制的布老虎枕,虎的头就是圆的!
生:妈妈的背包是椭圆形的,款式可新潮啦!
生:我家有椭圆形的小猫闹表,一到早上就叫我起床!
生:洗脸用的香皂是椭圆的,香香的!
师给予肯定:你们说的都不错,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生活的好孩子
三、深入新课:
(一):今天我们就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材料制作有趣的`造型,好吗?引出课题:板书《有趣的造型》板书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图片,你们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欣赏课件1
生:欣赏。谈感受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些艺术品都非常有趣,现在我们再来欣赏几组造型,然后回答问题。欣赏课件2
(二)、课件逐一演示小猪、老虎和兔子、鱼四种动物的图片,
第一组:
师:说一说猪有什么特点?师:蛋壳作品中的猪夸张了猪的哪些地方?
第二组:
师:说一说老虎有什么特点?蛋壳作品中夸张了老虎的哪些地方?
第三组:
师:1、说一说鱼有什么特点?
2、从花纹颜色上看这两条鱼有什么不同?
第四组:
师1、说一说兔子有什么特点?2、蛋壳作品中的兔子颜色跟生活中的兔子有什么不同?
生:造型非常有趣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有认真观察的同学一定都注意到了,在制作这个造型的过程中用到了许多的废旧物品,那大家来想想看还有哪些废旧物品能够用到制作这个蛋壳造型上呢?
四、教师示范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是怎样表现的。师画出小鸟和兔子的造型简笔画,现在请2名同学上黑板画出圆形或椭圆形的造型,其他同学在卡纸上画,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可以是动物,水果等)找相同点:生:观察,讨论
五、欣赏学生作品:看了之后有什么启发(欣赏课件3)
六、制作方法: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有趣的造型制作方法是怎样的!(课件播放制作步骤4)
1、做底座:
2、在蛋壳或乒乓球、圆形物体剪贴五官和头饰
3、添加装饰物品
七、学生创作
师:以上的步骤你们都记住了吗?现在老师给你们一分钟4人小组进行讨论,你们小组要设计怎样有趣的造型呢?(学生讨论发表设计意图)根据你们所选择的材料并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造型
现在同学们就可以开始动手制作了,一会儿我们来开一个‘展览会’,看谁的设计最独特,作品完成的,可以放到展览台上,让大家欣赏欣赏。
生:太好了!(众说)
八、作品交流、展示
师:一会儿的工夫,大家的作品就到了展览台上,真不错!(称赞的语气)请小组代表来说说说,哪个小组设计的最好?
生:我觉得这个好,造型很有意思
师:对,这位同学设计的和生活联系起来了。
七、学生制作、教师辅导,同时播放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八、教学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中做出了新颖有趣的造型,而且能发扬合作的精神,表现出色!只要我们平时认真观察事物,我们就能做出好作品来的!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3
【教材分析】
参观券的产生是随着社会文明、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日渐升温而迅速发展,尤其是其中的设计理念和印刷水平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我国的参观券种类繁多,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本课在带领学生欣赏和观察参观券的前提下,了解生活中票券设计的基本要素、方法和规律。通过文字的排列和图案设计,以学习设计参观券方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加强情感态度、认知态度等的引导,并将美术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找原型,并沿着生活的轨迹充分的发挥想象,了解设计在方便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喜欢美术课堂。课中设计运用了话剧表演,营造了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的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参观券的组成。主体图案的多种表现形式:摄影、绘画、电脑组合、文字的主次、大小、字体的变化、统一、色彩的主、辅、主劵、副劵、存根的比例,票面的纵横等。
2。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劵。
3。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在方便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参观劵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精美的参观劵。
【教学难点】
设计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新引进一批动物,喜欢动物的小朋友们急急忙忙的跑过来观看,下面请看学生表演并思考:为什么工作人员让那位女同学进而没让这位男同学进呢?
学生回答:因为这位男同学没带门票。
由此揭出课题。门票也叫参观券。教师总结:参观券是参观展览、观看演出、比赛或游览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卡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参观券的设计。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丰富性。”本课从一开始通过话剧表演,让学生很容易投入到创设的情景中,深刻体会到参观券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想更深层次的了解参观券的兴趣。
三、课中研讨、体验探究。
课件上出示同学们课前准备的参观券,分组研究回答相关问题:
一组:参观券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组:参观券的图案有哪些形式?
三组:参观券的文字由哪些特点?
四组:参观券除了作为入门的凭证以外,还有哪些用途?
四个小组比赛看那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回答的最全面。学生可结合课本中对参观券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请各小组派代表起来汇报:
一组:参观券的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案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二组:图案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
三组: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四组:参观券的色彩
颜色鲜艳,对比强烈(课件演示)。
参观券的色彩,图案设计要协调,不影响主要文字。
各小组的观察的都很仔细,回答的都很全面,同学们掌声鼓励一下自己,你们都很棒。课件演示各种各样的参观券让学生欣赏,通过各小组的汇报,体会到票面的图案、文字、色彩设计与参观内容是紧密结合的。
设计意图: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组比赛的形式,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请学生起来汇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提升设计理念
老师问:同学们想一想参观券除了作为入场券的凭证外,还有哪些作用呢?(学生讨论)
1.使用价值(是一种参观旅游的凭证)
2.收藏价值(是景点的名片、知识的卡片、历史照片。在我国夏朝就有了,明代有了正式的旅游门券。)教师问:既然参观券除了作为入门凭证外,还有收藏、欣赏、宣传广告的作用,那么在设计时又该如何创新和突破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提出好的'建议和设计思路?(学生讨论)
生1:文字方面要具有宣传性,为旅游、参观者提供更大便利,如联系电话、乘车路线、提示等。
生2:印刷要更精美、清晰度要更高、选用材料要更贴切。
生3:参观券的发行要更灵活多样,如春、夏、秋、冬四季选用不同色彩的底色,节日参观券要更加突出喜庆气氛。
设计意图:美术教学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学生对参观券的用途进行探究交流,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欣赏感知能力,提升设计理念,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为自己喜欢的公园或博物馆设计一张参观券。
作业要求:
1.主题明确。
2.主题图案充满主券,引人注意。
3.参观券的名称色彩醒目(一般用强烈对比方法进行主题与背景的色彩设计)。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六、展示评价作业,总结全课。
学生把作品汇总在一起,固定在4开纸上,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黑板上。每一小组派一代表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先自评,再进行互评,可以比造型,比色彩,比谁的最有个性,谁的最漂亮。
2.提出修改意见
3.谈感受和收获
设计意图: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动手实践,自由创作,培养学生设计制作能力。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增强学生对创作的自信心与评价能力,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
通过学习本课让我们知道了参观券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希望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留意身边的参观券,养成收藏的好习惯。
教后反思: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参观券,通过观察、比较、借鉴,帮助学生解决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由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老师有的放失的引导,学生对参观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迫不及待的投入到参观券的制作中,作品质量还挺高,部分学生作品较有创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的美术活动中再次得到验证。再好的课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不足之处是有些学生作品受书上作品形式影响较大,有明显的相同之处,缺少创新。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七幅欣赏图片和说明文字。在版面中有五幅图片来于生活:书架、餐桌椅、方形的门窗、长城上的烽火台等。其中一幅还用文字启发学生换个角度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从不同的角度看,方形会改变形状。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里寻找方形,体会方形的特点。另外两幅是学生的作品:是用不同的方法、材料表现的方形物,启发学生能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表现方形,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找找圆形》的基础上,巩固观察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各种表现的`手法。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方方的物体,观察它们的特征,并区别方与圆的不同,深刻地感受方形稳定,对称的美感,并有选择地利用一种手法表现方形物。本课要着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像把方形物刻画得更细致、更有趣、更生动,进—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方形,寻找、观察生活中的方形物。
2、引导学生运用画画、剪剪、贴贴、撕撕玩玩等多种手法来表现方形物,同时能表现出方形物中有趣的细节。
3、体验方形给人的感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寻找、观察和表现方形物,培养他们观察和表现事物的能力。
在方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大胆想象,添加有趣的细节让画面更生动、更完整。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小皮球、若干小箱子、方形物的欣赏图片、学生作品。
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糨糊。
教学过程
a.导入
a.学生参与游戏:请两组学生分别帮皮球和箱子搬家,看哪组学生快。通过游戏,学生们发现小皮球难放稳,而箱子一下就放稳。由此知道:方形具有稳定、对称的美感。
b.揭示课题:方方的物。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寻找、观察、表现方形物。
b.新授
a.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方形物,拓宽创作的思路:
(1)你能回忆出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方方的呢?(请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2)老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请学生们欣赏生活中的方形物。方形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3)分组进行比赛:在相同的时间中哪一组学生绘画的方形物最多,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最后评出哪组数量最多;哪组刻画最细致?哪组纪律最好(得胜组奖励小星星或小旗等)。
b.指导学生表现方形物,并刻画出细节。
(1)出示两幅相同的方形物的作品,请学生们选择哪幅完整?(绘画细致的完整)
(2)出示多幅学生作品,着重让学生们观察方形物的细节表现。(甚至可以在背景上添加内容,让画面更充实,更丰富。)
c.小组讨论交流:
(1)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方形物(画画、剪剪、撕撕、贴贴等)
(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方形物呢?
d.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a.作业展评:大家欣赏作品。
b.互相评论:有哪些独特的方形物?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谁的画面最完整?对优秀作品给以奖励:小星星、小旗等。
c.课后拓展:搜集各种方形物的图片交流,学习。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5
教学目标:
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幻灯机照手影在屏幕上,2、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3、学生自己上台来玩手影游戏。
二、读一读课文中的短文
光照人或物体上,影子形态读变换,
看一看,想一想,影子大王啥模样。
三、欣赏学生作业
看看,小朋友在作品中的影子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户外活动
1、这么好的阳光,你们也玩玩影子大王的游戏吗?
2、学生自由组合,与同学一起做影子大王的游戏。(可以一个人照,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照。)
3、用粉笔描一描阳光照射下的人或物的影子外形,看看想想说说,这些影子像什么?
五、学生作画
第二课洒水成画
教学目标:
用水瓶当笔,用水当线条在地上作画,。学习与同学合作,体验绘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水瓶,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学生发言。
3、教师:平时我们用水瓶装水喝,今天我们把水瓶当作笔来画一幅画。
二、看图片,了解水平作画的方法
1、图上的小朋友画了些什么?(房子。小动物等)
2、读课本上的一段话。想一想:
瓶盖上的钻的孔大,出水量多,画出的线条粗;孔小时,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会怎样?
三、学生互相检查准备的作画工具。
四、玩一玩洒水游戏
1、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学校操场上作画。
讲明要求:遵守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作画和学习。
和同学说一说,画的是什么。
邀请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
2、大家同心协力,用清水在篮球场上作一幅大画。
五、教师小结,下课。
第三课自画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
1、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着重对脸形、五官及发型特征进行仔仔细细地观察,并用谈话的方法交流。)
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说说自己的属相
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五、扩展活动
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
第四课美丽的昆虫
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2、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3、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4、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昆虫,他们为大自然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生机,通过观察了解昆虫和画画、做做的活动,我们和大自然靠得更近。
2、欣赏美丽的昆虫图片。
二、看看说说
1、看图片或者标本,观察昆虫的形态和花纹。
2、和同学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三、欣赏佳作
1、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2、在作业纸上画画你喜欢的昆虫,并涂上美丽的颜色。
四、作品展览
互相评一评、比一比,交流作画的感受和收获。
五、扩展活动
1、找出几张不同颜色漂亮的纸。
2、学老师用揉、搓、剪、贴等方法,用纸做做自己熟悉的昆虫。
3、和同学玩一玩。
第五课神鸟变树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色彩知识。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教师讲述《天国之鸟》的故事。
二、欣赏感受、获得新知
1、欣赏画家的作品《神鸟》,让学生感受作品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配置等方面的精妙之处。
2、将画倒过来,观察:神鸟变成了什么?
3、读短文
4、理解“神奇”,交流讨论:神鸟是怎样变成树的?
启发学生想象,利用感受学习所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地创造性的表现。
5、欣赏学生作业、重点感受绘画者的联想、创意。
三、实践活动
尝试画一棵七彩树,也可以用彩色纸剪贴。
第六课听听画画
教学目标:
1、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
2、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与绘画中的情感表达相匹配。
3、在学习中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热身训练
1、用多媒体播放声音。
2、让学生听了声音后猜一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试着把它画下来。
声音媒体:鼓声、雨声、风声。
二、综合体验
1、播放一些儿童爱听的歌曲。《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2、让学生随着音乐唱一唱、演一演、看一看,感受音乐旋律的律动起伏。
3、边听边想象歌词描绘的意境。
4、定格一个画面,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明白画面要与音乐匹配。
三、创造表现
1、播放歌曲,学生先欣赏。
2、与同学交流感受。
3、把自己的感受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运动。)
第七课乌龟滚下坡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乌龟和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1—3张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1—3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
3、了解小乌龟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乌龟:背上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
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4、看过1—3图后讨论:想想小乌龟滚下山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评价。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八课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
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
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九课大嘴巴
教学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3、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教师出示学生自制的玩具“东南西北”。玩一玩。
2、教师出示另外一个玩具,并故意装出可笑的声音:“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嘴巴。你想和我交朋友吗?”请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讨论:这个玩具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自学方法
1、读一读:大嘴巴,呱呱呱,一张一合笑哈哈。
我是你的好朋友,快来和我说说话。
2、看图,小组交流讨论制作方法。
3、师生共同折叠。教师重点指导那些折叠有困难的孩子。
4、提醒学生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不要随地乱扔,要集中处理。
三、装饰
1、欣赏范图,让学生说说它们美在哪里?让学生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学生拿出准备的彩色纸和糨糊动手装饰“大嘴巴”。
提示:a、折边,角要对齐。b、糨糊不多也不少。
3、教师指导帮助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
四、交流评析
1、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五、游戏活动
把大嘴巴套在手上,玩一玩。
第十课童话屋
教学目标: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
2、锻炼纸工表现的折、剪技能。
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创设情境
1、出示小诗:小红帽,灰姑娘,七个矮人说唱忙,
打开大门往里看,童话屋里故事藏。
2、教师讲《小红帽》的故事。
二、认识童话屋的形
1、出示一些城堡、房子、宫殿的图片。
2、讲一讲这些房子的形状和构造。
3、激发学生有趣的想象,“你还能设计哪些漂亮的童话屋?”
4、学生在纸上勾画出童话屋的概略外形。
三、准备材料
1、学生拿出准备的一些材料:各种颜色的纸片、糨糊等。
2、把折好的纸条剪成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小纸片,在勾画的或剪贴的房屋外形的基础上,按照横列成行的组织方式。粘贴成一种马赛克的效果。
3、在大致完成房屋主体的情况下,根据个人的喜好,适当添画背景,增添画面的情意氛围。
4、学生可以单独贴画也可以与同学合作贴画。
四、赏析评议
1、小组间进行赏析评议。
2、按照自己的童话屋,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说说童话屋里发生的事情。
第十一课摇滚小精灵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2、在游戏中感受平衡的观念,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
3、培养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教师把课前自制的摇滚玩具拿出来给同学们欣赏,并给学生玩一玩。
2、欣赏图片中的摇滚玩具。
3、激趣: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真有趣。你想做一个摇一摇、转一转、滚一滚吗?
二、了解制作需要的材料
观察发现,做摇滚玩具可以用哪些材料?
纸条、木头、易拉罐、塑料瓶盖等。
三、学习做“摇滚青蛙”
1、看图了解步骤:
①剪切纸条。注意纸条不能太窄,太软。
②卷贴成形。注意胶合面不要太窄,要胶牢固。卷成圆形。
③剪、画青蛙的形象。注意青蛙不要剪得太大,要比圆稍小。 ④粘贴完成。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游戏:把摇滚青蛙的玩具放在桌上,用嘴吹一吹,让它滚动。
4、比一比,看谁的玩具滚得最远。
四、制作更多的摇滚玩具
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摇滚玩具。
第十二课红灯停绿灯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有人曾经说过,动荡的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交通事故。
二、与思品课结合起来,复习:
1、交流信息,说一说你认识的交通标志。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标志?
三、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1、看书中的图片认识:禁令标志:禁止机动车通行警告标志:注意危险指示标志:步行指示标志:人行横道等
四、了解身边的危险
1、欣赏学生作品,并读一读儿歌,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说一说:画中的小朋友做得怎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①走天桥过马路。②绿灯时过马路。③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手牵手过马路。④过马路左右看。
2、小组的伙伴交流:平时你是怎样做的?
3、小结: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细小的隐患,常见的易出危险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具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
画一幅小朋友放学回家安全通过交叉路口的画
1、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2、说说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想法。
3、大家一起玩一个“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六、做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为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七、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二(2)班的小朋友一起设计了一本交通安全手册,老师将他挂在教室里,希望大家常来看看,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健康成长。
第十三课捏泥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2、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教学过程:
一、实物欣赏,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以前学生的手工泥捏作品,让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讨论这些手工作品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
二、了解动物的形
1、读儿歌,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2、观看几种常见动物,讨论它们的形状特点。
3、学生想象出其他动物的造型。
三、手工制作
1、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手工制作材料:各种颜色的橡胶泥或粘性强度大的泥土。
2、学习揉、搓、捏、粘接的基本功。
让学生揉搓一些简单的形象。
3、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制作一只小鸡,并告诉学生在小动物身上刻画些花纹。
4、学生在小组中运用多种方式捏自己喜爱的动物,并适当进行添加装饰。
四、活动:开动物派对
把学生制作的小动物放在一起,学生自编有趣的故事。
第十四课请你告诉我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2、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教学准备:
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上寻找一些自己认为好的儿童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让学生出示自己从儿童读物、报刊等上找来的儿童画,小组中互相欣赏。
2、学生说说喜欢这些画的理由,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画。
二、欣赏感受
1、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一些作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感受和体会。
2、教师重点介绍《斑马》
《斑马》形态各异,以黑白两色为主,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场景,用红色作底更突出了画面的形象,画得虽然稚拙,但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讲述评价
对以上作品,学生能作出正确有见地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
四、自主表现
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画。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6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风铃原本是佛殿、宝塔等古建筑檐下悬挂的铃铛,人们喜爱它悦耳的声音,于是模仿它的形状以及发声原理,利用各种不同材料制成工艺品。本课将表现与制作融为一体,巧妙利用身边的玻璃瓶、易拉罐等多种材料,运用捆、绑、剪、贴等基本方法制作一件风吹作响的工艺作品。
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了解风铃的结构特征,学会制作和装饰风铃。
技能目标:在运用绳线进行捆、绑、扎等精细活动中,提高学生
的动手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捆、绑、扎、剪、贴等方法进行造型设计制作。
难点:
把风铃装饰成漂亮的艺术品,以美化居室、美化生活。
4、教学准备:
课件、手工制作的风铃、易拉罐、玻璃瓶、钥匙、色纸、彩带、剪刀、胶水等
5、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二、 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我运用实物、游戏、演示、音乐演渲染等手段,创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情景,并把儿童带入这种情景,让其在浓烈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智力活动,开发儿童智力潜能。
2、演示法:根据心理学原理,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因此,我采用演示法,把演示与讲解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更直观、清楚地掌握风铃的制作方法。
同时,我还运用引导发现法、观察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多层面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 说学法
在学法的指导上,我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借助图片、音乐及老师的演示,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性学习活动,产生“记忆”与“联想”,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发展创造思维,陶冶艺术情操。
四、 说教学程序
课改强调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课前我让学生收集生活中能制作风铃的废旧物品,课堂上我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情景导入
创设情境:小鸟飞来觅食,听到声音就飞走了。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声音吓跑了小鸟?”在欢乐的气氛中引出课题。通过创设一种“声临其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 欣赏感知
首先展示各种款式的'风铃,让学生欣赏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风铃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鼓励学生大胆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然后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卡纸贴出风铃结构图,让学生明确风铃是由主线、铃托、吊线、铃铛等部件组成的。
(三) 引导探究
让学生讨论交流:我们应该怎样制作风铃呢?引导学生归纳风铃的制作过程:
1、 选取材料。出示动画选材游戏,老师介绍游戏规则,师生互动共同完成。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出示图片小结制作铃铛的材料:一种是本身能发声的铃铛,一种是碰撞能发声的材料。接着让学生次序自己收集的材料(老师引导学生将材料大致分类),学生按同类材料自由组合小组。
2、 设计草图。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形式多们、造型美观的风铃。
3、 制作部件。我用实物演示捆绑、扭转等技法,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制作方法。
4、 组合造型。我先让小组讨论:风铃的铃托有哪些不同的造型?发散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创作出造型别致的铃托。接着出示几种风铃的不同组合结构图,请同学们猜猜风儿吹来,哪几种风铃会发出声音(配音)。最后老师小结:碰撞能发声的材料要考虑铃铛之间的距离,可有序悬挂,如螺旋状、阶梯状均可。
5、 装饰风铃。用演示装饰过程。通过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四) 自主创作
首先由我展示手工制作的风铃,让学生在欣赏中萌发创作的欲望。接着播放背景音乐,并出示作业要求:
1、 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制作的风铃。
2、 运用已学过的装饰手法来美化风铃。
通过小组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美妙和谐的音乐情境中,创作出造型奇特、装饰美观的风铃,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和环保教育,并通过观摩、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 知识拓展
先让学生装说说:“风铃给我们的生活还来哪些乐趣?”然后小结:风铃可以美化居室,美化生活(出示图片)。接着再出示图片并介绍:古代佛殿、宝塔等檐下悬挂的铃铛给人们还来吉祥如意。风铃还可以当作送给亲朋好友的节日礼物。(出示: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请把你的祝福送给你最喜欢的人。)
(六) 体验感受
让学生把创作好的风铃分别挂在教室的铁线上,打开电风扇,吹动风铃,风铃在风中发出悦耳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的设计,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引导学生收集材料,变废为宝。通过美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7
教学对象分析:
1、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运用已有一定的掌握;
2、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好动,爱表现自己,能稚拙地通过作品表现自己的想法;
3、学生对动画片比较熟悉,对其中的角色有自己的喜好,可用美术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感觉。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2、教学难点: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3、解决方法:运用谜语导入,图片欣赏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通过对不同的表现手法的鉴赏,掌握并运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手法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教学目标:
1、(审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2、(双基)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3、(思想)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
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看好吗?
多媒体显示谜语,教师说出谜语:
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没脚也没手,能在水中游。问:你们猜猜它是谁啊?(学生齐说:鱼)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板书:第8课鱼儿游游)
三、新授。
1.多媒体显示海景动画。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海底的景色多美丽啊!还有许许多多既漂亮又可爱的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瞧!那边还有一条小鱼儿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教师扮演小鱼儿的角色:嗨!大家好!我是海底小导游!欢迎到我们家来做客,认识一下我们的家族成员吧!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哦:我们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和我们中的谁交朋友呢?并说说喜欢我们的理由。
2.多媒体显示多张鱼的图片,学生欣赏的同时说说喜欢哪条鱼,并说说理由,最好能说出鱼的特点。
3.考考你。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指答)师:现在小鱼儿还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呢!(1)多媒体显示“考考你”:聪明的'小朋友:
你知道我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指答多媒体显示:
鱼=鱼身+鱼鳍+鱼嘴+鱼眼+鱼鳞(2)多媒体显示“讨论一下”:你能用几种方法给我们增加新的朋友?①指答
②多媒体显示: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③师生分别欣赏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作品。 4.比一比。
(1)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
多媒体显示“比一比”:哪一小组能给我们创造最漂亮的成员?(2)问:哪一小组觉得自己能为鱼儿们创造出最漂亮的成员?(3)教师讲解作业要求。
(4)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回辅导。四、作品评比。
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评奖,并将手中的小红旗插入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五、课后拓展。
多媒体显示“小小观察家”:
平时多注意观察,我们看看鱼儿是顺水游动的还是逆水游动的?六、轻松舞蹈。教师播放欢快的儿童歌曲,学生随着音乐学鱼儿游动的样子.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8
第1课 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
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
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2课三个小伙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具准备:彩色墨水、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这三个小伙伴分别叫红红、黄黄和蓝蓝,他们想和我们做朋友,大家欢迎吗?红红黄黄和蓝蓝可要好了他们经常抱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同学们看:这就是他们的杰作。
2、吹画作品欣赏
二、上新课
1、请同学们请出三个小伙伴红红黄黄和蓝蓝,把他们摆在桌子上
2、提问:红红是什么颜色?大红黄黄是什么颜色?柠檬黄蓝蓝是什么颜色呢?湖蓝。
3、刚才大家尝试游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重叠会出现什么颜色?对了,橙绿紫。
4、简单的概念: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色彩知识中叫做三原色,他们可以调出许多许多的橙绿紫,三原色是调不出来的。
5、如果红黄蓝同时在一起,那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黑色
三、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作业
1、在普通白纸上进行吹画练习,注意不同的两种颜色或三种颜色的互相混合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2、在生宣纸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看他们互相混合浸染出现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绚丽
四、作业展示
1、互相观赏互相评价
2、三原色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三原色的组成,能用三原色画一幅想象画。感受三原色带给自己的冲击力。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巩固和使用
教学难点:三原色的交替使用和色块比例
教具准备:学生范画、自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提问:小朋友上节课用哪三种颜色吹画和浸染?效果好吗?三原色互相调和能变成什么颜色呢?你们玩得有趣吗?
2、小结:三原色分别是柠檬黄、大红、湖蓝,它们互相调和以后就变成了橙绿紫,画面效果很鲜艳,很好看。
二、欣赏范画
1、出示范画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从形到颜色的使用或者构图与感受这方面来谈谈)2、这些颜色和生活中的颜色一致吗?为什么还是这么漂亮呢?因为我们使用了三原色,三原色会让画面亮丽起来
三、学生作业
1、大胆的运用红黄蓝三色,自由的画一幅想象画
2、请小朋友将三原色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3、可以使用黑色勾线,也可以不勾线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给自己的画取一个美丽有趣的名字
六、总结欣赏下课
第3课 五彩树
一、教学目标
1、以描画小手的形式来表现树的.基本特征——树干。
2、大胆涂色,培养学生作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作品范例教师示范材料白纸水彩笔蜡笔
三、教学过程
(一)以手指游戏引出课题。
1、教师带领学生做手指游戏。(手指谣)
“让我们能干的小手来变个魔术吧!??小手小手变变,变棵树来种种。
2、出示范例欣赏。
(二)教师引导创作。
1、欣赏五彩树,教师引导说出小手与树的关系。
手掌是树干,手指是树枝。
2、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示。
步骤:(描画小手)将小手放在纸上(强调不能移动)——描下手形——添画小树枝——画上五彩的叶子——给树干涂上棕色
(三)学生创作。
1、提醒学生仔细小心地描画小手,注意画笔不要太靠近小手。
2、鼓励大胆作画,将树枝、叶子画得多,涂色鲜艳,将树打扮得更茂盛、更漂亮。
3、要求将画面保持干净。
(四)欣赏作品。
让大家的五彩树都种到一起,变成一片五彩的树林。
第4课顶天立地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简单线条和夸张构图表现快乐小人。
2.探究造型变化与画纸中折线的关系。
3.感受“快乐小人”造型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快乐小人范画、记号笔、粉红、黄色、绿色纸各16张。
教学过程:
一、观察快乐小人,尝试画出“小人”。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你们画人,而且是顶天立地的人。你们知道“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吗?
2.出示范例“快乐小人”并观察。
师:就像他一样头顶天,画到纸的最上边,脚踩到地上,画到纸的最下边,这样就叫顶天立地。
师: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从哪里能看出来?引导观察小人的表情和动作。
3.第一次作画。
4.交流,对照、比较自己所画的小人是否是顶天立地,提醒后面画时可要注意。
二、探索“快乐小人”的快乐造型与纸的折线的关系。
1.师:这次我们用黄颜色的纸来画,有两个要求:第一小人要画得顶天立地,第二画时不要打开这张纸。
2.第二次作画,教师观察。
3.展开画纸,通过比较不同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过程与方法: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玻璃、水彩颜料、画笔、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学生欣赏一组图片。①张家界风光②一块奇石③一个树根
(二)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山峰、石峰……
教师提问:像什么?学生讨论:……
:对,像老人,像……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去想像的结果,使人信服.从这里让我们认识到: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想像。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r美的形象。
二、新授
(一)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
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二)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学生讨论:……
: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请看第六课加工后的作品《春山》。树干挺拔,枝叶斑驳,湿雾缭绕,小鹿乖张,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种运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机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纹理的绘画方法,又好看,又好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玻璃水彩”。(板书课题)
三、范式教学
教师演示,请学生发现形象或命题。(师生弓:动完成)
1.在玻璃上涂色,稍浓。2.点水渗化开来..3.覆盖纸张,轻抹。4.揭纸(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如一张纸分复谓移穑边拖边揭起,改变揭纸方向都会出现不同效?。
5.发现形象:①揭纸后,教师改变纸的方向展示,师生共同发现纸上偶然出现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点染加工。②如果无任何具体形象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湿采用补救措施制造形象。向学生介绍几种方法:a.用剪刀背刮色;h.弹水;c.撒盐。6.学生为老师演示的作业命题。
四、学生作业
(一)作业要求:
1.请每位同学按教师的方法完成l一2张玻璃水彩作业。
2.转印揭纸后同座两人可以共同讨论捕捉形象和命题,相互合作,相互帮助。
(二)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
1.请自认作业成功的学生,到讲台前展示,自我作业。
2.其他同学欣赏台前学生作业,学会欣赏他人作品。
3.教师。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10
《童话里的小屋》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材。我以组内成员互动,组际间互动和师生间互动这一“三极”互动模式,紧扣“六个环节”设计和实施了该课教学。
一、教师设疑,乐于探究。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
生:喜欢。
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候,老师要看看哪些同学听得最认真。
(生雀跃鼓掌。师播放cai课件中的《白雪公主》童话故事)
师:白雪公主真可怜呀,被恶毒的王后赶出了王宫,成了无家可归的孩子了。她现在又冷又饿,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那七个小矮人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她呀?
生:愿意。
师:太好了!你们准备怎样帮助她呢?
生:送食物给她吃。
生:我把毛衣送给她。
生:我要想办法帮她找个房子。
师:同学们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愿意帮助白雪公主。特别是有的同学还想帮她找到房子,让她有个家。她确实需要一个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童话里的小屋》,一起动手为白雪公主建一个温暖的家,好吗?
生:好!
(师用课件显示课题──童话里的小屋)
师:大家跟老师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生:童话里的小屋。
评析】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儿童的心理特征,选用恰到好处的重话故事导入新课,并设计一组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此既使学生明确了参与的方向,又激励了学生参与的动机,并产生了一种渴望主体参与的愿望,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参与者探究的兴趣。
二、相互质疑,善于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想送给白雪公主一栋什么样的房子呢?
生:像高楼大厦一样的房子。
生:跟城堡一样的房子。
生:形状像苹果一样的房子。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白雪公主有了这样的房子,她会感到多么地幸福呀!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童话里的小屋,想不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
生:想。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观察得最仔细。
(师展示课件中童话小屋图片)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童话里的小屋,你们发现了什么呀?
生:画面上的房子是用木头做的。
生:不全是木头,有的是硬纸做的。
生:房子的形状各种各样,有方形的,有半圆形的,还有……。
生:它们的颜色很多,很鲜艳。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从材料到形状,再到颜色,发现它们都有不同的地方。老师今天还带了其他小朋友为白雪公主做的一些房子,想不想看?
生:想。
师:请各组组长把你们桌上的袋子打开,大家看一看,摸一摸,说说这些房子是怎么做的?可以拆开,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分组讨论,相互质疑:教师巡视,适量点拨,让学生一方面从材料、形状、颜色上与图片中的小屋比较,另一方面重点探究绘制方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推举一个发言人汇报。)
生:我们这个组的小屋是用蜡光纸撕成的。
生:我们组的房子是用彩色纸剪成不同形状的纸片贴成的。
生:我们这个小屋是用大小不同的纸盒做的,窗户是剪出来的,门是贴上去的,屋顶是用盒盖打开粘上去的。
生:我们组的小屋是用橡皮泥捏成的。
评析】
(一)从个体探究到集体探究。
(二)范作引路,直观教学从图片到实物,从内容(材料,形状、颜色)到方法,从视角到触角(摸、拆),从想到说。此设计使学生初知应该探究什么,怎么探究,从而渐渐学会探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合作解疑,分享探究。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童话里的小屋,你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
生:想。
师:你们桌上放着各种各样的材料,大家看看,想想,再讨论讨论,然后说一说你们组准备用什么材料做个什么样的小屋送给白雪公主。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我用彩色笔画一栋像儿童公园里那座城堡一样的房子。
生:我们用蜡光纸剪一栋像海关山宾馆那样的房子。
生:我们组用纸盒做一栋有院子的别墅。院子里的花和树不知道怎么做。
师:花和树该怎么做呢?哪个组的同学能帮助他们想办法?
生:花可以用彩色纸剪。
生:用橡皮泥做树。
师:大家真会动脑筋!接下来我们就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自己喜欢的方法绘制童话里的小屋。比一比看哪个组或哪个同学绘制的房子又好又快。绘制时注意合作,用刀注意安全,保持清洁卫生。
(学生以组为单位绘制作品,教师巡视)
评析】学生:个个参与讨论,一般问题组内解决,难点问题组际解决。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人人既是学生,又是老师,互教互学,互帮互促,凭着集体智慧在愉快的合作中解决问题,享受到了探究的乐趣,同时心理也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教师:以倾听为王,适时适量提示或传递组际新信息,使其互补互促,以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或突破难点,将探究引向深入。
四、汇报交流,展示探究。
师:老师看了一下各组绘制的情况,大家都很认真,给白雪公主造了很多小屋。现在请各组同学先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小屋,再介绍一下是用哪些材料,怎样绘制的;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团难,怎样解决的。
生:我们是用泡沫制作的一栋小平房,里面隔成四间,分别是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每个连接处是用双面胶粘住的。门和窗户不好做。大家决定干脆用彩色笔画,这样既简单又漂亮。
生:我们组是用大小两个小纸盒重叠起来制作的楼房,两个纸盒间用胶水粘住。上面小纸盒旁边有个平台,那是阳台。阳台没有栏杆,我们不知道用什么做。
师:同学们会动脑筋,说得也非常好!接下来大家再想想:有的组还有问题解决不了,比如说阳台的栏杆怎么办?
生:用铁丝做。
生:橡皮泥捏成栏杆粘上去。
评析】由小组探究到全班探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参与探究,各抒己见,让各小组合作学习的信息高效率、广泛、深入地相互传递。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在碰撞中他们看到了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的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了新的理念,形成了信息的重组和改造。
五、启发引导,深入探究。
师:大家做的小屋一般都是窗户比门小,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大家见过窗户比门还大的房子吗?另外,大家设计的门和窗户都是方形的,还能不能设计其他形状的呢?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其他组做的小屋,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在对照自己做的小屋,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一改吗?
(学生纷纷举手)
师:好!现在各小组同学先商量一下哪些地方需要改,怎么改,再动手改一改。等会儿比一比,看谁的小屋做得最好。
(学生动手改)
评析】在组内合作和组际合作中还有解决得不够理想的问题。教师在先倾听学生发言,分析他们想法的由来,看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应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如此教学,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得到了深层次的落实,教师主导作用恰到好处。
六、评价欣赏,升华探究。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中真了不起,自己动手为白雪公主做了这么多漂亮的小屋,如果你是白雪公主会挑选哪栋小屋住呢?想不想看看其他同学修改后的小屋?
生:想。
师:那你们就下位去挑一挑自己最喜欢的小屋,挑好后把它拿到展台上来,好吗?
生:好。
(学生下位自由欣赏他人的作品)
师:哪些同学想代表白雪公主说一说为什么选中这幢小屋?
生:我觉得这个小屋外形很特别。
师:是呀,多么宽敞,多么漂亮!雪公主也会挑选这栋小屋。
生:这幢房子像座城堡,很大。我想白雪公主一定非常喜欢。
生:我认为这栋小屋的色彩非常醒目,很鲜艳!我很喜欢。
师:××的小屋虽然有点儿问题,但他做得很认真,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她也会做得很好的。
师:今天大家为白雪公主找到了温暖的家,你们为她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好,就让我们和白雪公主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好吗?
生:好!
(师播放cai课件《小小世界》的歌曲,师生一起唱歌跳舞)
“这是欢乐美丽的小世界,这是甜美幸福的小世界。啊!我们来跳舞,我们歌唱,歌唱美丽的小世界。真善美的小世界,这是小世界。”
师:刚才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大家再想一想,除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用的这些材料做的这些小屋外,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做些其他样式的小屋呢?
生:树叶、木头、稻草。
生:做像宝塔一样的房子。
师:说得很好!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身边很多材料都可以利用起来做各种各样的小屋。回家后大家再试一试,好吗?
生:好!
师:这节课就到这里结束了,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师:下课!
评析】任何艺术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教师紧扣这一美术欣赏的特点,尊重评价者个性,实施开放性评价。在主体上,师生共同参与,在客体上,依据学生发展水平进行纵向评价,既评学习态度,又评学习效果;方法上正面为主,模糊评价,手段上,欣赏与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欣赏,在欣赏中评价,让学生的探究在两者中升华。
总评】教者采用“三极六环节”互动模式教学本课,突出了当今“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这一教改主题,突现了重全体,重主体,重全面、重创新的教育思想。教学全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民王、自由的发展空间。每位学生都乐意参与到本节美术课学习活动中,并且都有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情感体验得到了增强;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展了学生想象、创作的潜能;达到了美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互统一,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使人本教育落到了实处。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
3、学习专题研究,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也可用1课时,详见后面的说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问题答案,然后小组交流。问题是: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
(答案要点:这幅画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景象,第二部分描写繁忙的汴河码头,第三部分描写热闹的街市。绘画的规模宏大,场面繁杂,而且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生动明确,惟妙惟肖的境界。)
三、赏读,展开想象
教师:(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美读,表达情感
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图的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
(朗读“市郊景象”这部分内容,开始时语调宜舒缓;朗读“汴河两岸”语气渐趋热烈;“繁华街市”更为热烈。)
第二课时
五、尾段导入,了解专题
教师: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学术意义,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读,想想这幅图画在哪些方面,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形象资料。
学生读书、思考。
六、小组合作,探究专题
教师:接下来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自定一个专题,如“风俗人情”,又如“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然后从画图上认真地查找,用心分析画图上的内容,把符合专题的内容一一找出来。
学生看老师播放的光盘或从画图上查找。有条件的可指导学生上网查找。
七、班上交流,适时指点
班上汇报时,老师要给予适当指点,特别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老师要给予补充;,学生分析判断错的,老师要予以纠正。
风俗人情:一是游戏活动,有野台戏、耍猴戏、僧侣拳击、说书、走钢丝走绳、打花鼓、和尚杂耍、斗百草、傀儡戏、相朴等;二是清明活动,如打秋千、放断鸢、插柳、春游野宴、扫墓、军中射柳;市招类,如特别标志(酒帘、饭铺晃子、接骨店、香蜡铺、笔墨店、鞋店、杂货店),又如饮食类市招(官盐、糖房、糟熏海味、蜜饯、羊肉、茶点、小吃店),又如公家机关市招(官厅、状元府)。
桥梁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八字型、拱型、平板硬桥)、墙、牌坊。
道路交通:船(帆船、画舫、游艇、木筏、渡船、官船);车(独轮车、双轮车、四轮车);轿子(二人小轿、花轿、驳轿、官轿);骆驼。
人际关系:做生意的商贾,骑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绅,叫卖的小贩,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
八、独立构思,撰写专题报告
以《中的风俗人情者》或《国的桥梁建筑者》,或……,写一篇专题研究报告。
(说明:如果条件较差的班级,即缺乏《清明上河图》光盘、课件、较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图片的班级,可不上第2课时,教学目标中相应减去第3条)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湘版美术教学计划07-08
湘版美术鉴赏教学计划09-03
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11-22
四年级美术湘版下册教案12-27
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8篇11-22
小学美术教案11-11
小学美术的教案12-01
小学美术教案02-18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