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稻束》教案

时间:2023-03-13 19:00:2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金黄的稻束》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黄的稻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黄的稻束》教案

《金黄的稻束》教案1

  整体感知

  深受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和西方音乐、绘画熏陶的郑敏,具有诗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气质,善于从客观事物引起深思,通过生动丰富的形象,展开浮想联翩的画幅,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金黄的稻束》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一幅米勒画面。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这首诗一开始就将其关注点集中在一束“金黄的稻束”上。它不是摆在那里,而是“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当大地空旷,这样一幅“静物写生”出现在秋后的田野上,它比一切更动人,更能调动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由此,诗人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而这是赋予生命的母亲、产后的母亲、默默肩负着生命的艰辛和希望的母亲。因为这种联想,一种诗的情感被进一步调动起来,“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诗人以动情的笔触和见证人的眼光赋予这种疲劳以美丽的性质。接着,诗人展开对收获后黄昏景色的刻画:“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正是在这万物包裹,大地无比宁静、饱满、透明的境界里,诗人的目光再次投向黄昏田野上那站着的金黄的稻束:“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无论是英雄的雕像、伟人的雕像,在此刻,都没有这样一种“雕像”更宁静沉默。它们静默,是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因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这是一种动人的肯定和赞颂,而又不流于空泛。接下来的“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诗人由远距离的观看和联想,转向对表现对象直接抒情,进而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忍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性质。稻束的“疲倦”被升华了,它的含义不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诗人故意留下了空白,让我们展开更广远的想象。正是在这“弱者的伟大”中,在这默默承受一切的生命姿态中,“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些诗句变得玄密起来,你可以添进一切思想,也可以只欣赏这种抽象的神秘感。诗人告诉我们的是,这决不是一种虚空,决不是一种即兴式的感怀,它伟大、恒久、庄重,它超越时空,我们会体会到一种类似宗教感的东西在冉冉升起。至此,那肩负着伟大的疲倦和辛劳的母亲的形象,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衬下,超越了历史的进程而具有了永恒性。

  问题探究

  一、“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这个意象不仅真,而且美,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二、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因为有上文的铺垫而顺理成章,并不显得空洞,一种“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诗”在此完美地合为一体。

  三、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数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得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串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语言品味

  一、有“声”有“色”的语言

  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二、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塑造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从强烈的主观投入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月”“高耸的山巅”;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郑敏,1920年生,福建闽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外国文学系,后转哲学系。1942年开始发表诗作。1943年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诗集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集《九叶集》,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译作《美国当代诗选》等。郑敏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九位诗人合称为“九叶诗人”。九叶诗派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末期产生的诗歌流派。当时还没有这样的流派名称,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九位诗人合出了影响深远的诗集《九叶集》,后来被称作“九叶诗人”。九叶诗派产生在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代,这种艺术与政治的近缘性比他们的上代诗人来得更加深刻而浑然。他们努力在社会与自我、传统与现代、情感与理智的交错中寻求某种平衡,形成了一个思想与艺术上都极具张力的诗群。他们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更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灾难。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坚持文学的本身价值和独立传统,在艺术和现实之间求得平衡;他们还追求个人与时代的融合,主张必须以血肉的感情书写思想的探索,思考与社会历史生活相关联的一切。

  二、《金黄的稻束》和它的诞生(郑敏)

  三、面向大地的沉思——郑敏《金黄的稻束》赏

  《金黄的稻束》导学案(教师版)

  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2、领会诗歌中的象征意蕴。 3、体会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金黄的稻束》

  一、走近作者:

  郑敏,1920年生,福建闽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外国文学系,后转入哲学系。1942年开始发表诗作。1943年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诗集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集《九叶集》,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译作《美国当代诗选》等。郑敏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八位诗人合称为“九叶诗人”。

  整体感知

  深受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和西方音乐、绘画熏陶的郑敏,具有诗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气质,善于从客观事物引起深思,通过生动丰富的形象,展开浮想联翩的画幅,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金黄的稻束》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一幅米勒式的画面。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这首诗因一个随处可见的农村生活景象,触发一种不同寻常的诗情,深刻的哲思蕴涵在本诗的形象之中,理解难度比较大。要反复诵读,加以体会。

  二、赏析

  1、开篇第一句,写“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金黄”修饰“稻束”,可读出什么意味?“站”与“立”相比,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答:金黄,是成熟的稻束的颜色。金黄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同时,金黄又给稻束这一意象增添了一种高贵的美感。

  “立”只是客观的描述,而“站”就有了拟人的效果,写出了稻束挺立秋天田野的身姿,是收获的见证和象征。赋予了稻束人的形态,更能触动人的情思。

  2、“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在这一句中,“我想起”“我看见”有什么作用?

  答:诗人由稻束产生了联想,“我想起”把“稻束”和“母亲”的形象联系了起来,也就连通了这两个意象的内涵。我们可以把金黄的稻束看成母亲的象征。

  3、此处所写的是“疲倦的母亲”,它们与“皱了的美丽的脸”有何关系?

  答:母亲赋予生命,母亲是劳动者,母亲肩负生命的艰辛和希望,母亲因此而疲倦;“皱”是因为疲倦,也是因为时光的流逝,诗人因此称其为“美丽”。这是一种动情的赞颂。

  4、“满月”除了作为背景,还有何深层含义?

  答:“满月”写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欣喜,烘托了母亲的无私胸怀。

  5、在用“满月”“远山”为“稻束”添加了美丽的背景之后,诗人又说:“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这”指什么?“静默”有什么意味?

  答:“这”就指“金黄的稻束”。稻束静静立在田里,有如雕像,本身是静默的;另外,它们静默,是因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

  6、诗人为什么要将稻束的意象转化为雕像?

  答:因为雕像既具有静默无闻的特征,本身又具有可礼赞的价值。金黄的稻束能成为人类可纪念的东西是因为它有着伟大的劳作、伟大的疲倦、伟大的奉献。如同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韧已经超出了一切言说。

  7、小结第一部分:作者由稻束联想到收获联想到生产的母亲(劳动者),歌颂了劳动者的美丽、坚韧和无私。

  8、接着又有“伟大的疲倦”,如何理解?

  答: 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之后,“伟大的疲倦”就容易理解了,诗人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忍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品质,这是一种肯定和赞颂。

  9、“肩荷” 这个词汇是用于“稻束”还是用于“母亲”的?如何理解?

  答:运用“肩荷”这个颇含男性意味的词语,来描写看似柔弱的稻束与瘦弱的母亲,使读者在感觉反差时更能体会母亲的艰辛与伟大。

  10、稻束在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沉思什么呢?

  答:历史如河流一样川流不息,生命如稻束一样萌芽——生长——成熟——老去,生生不止,生命在完成之后转化为静默的雕像,回味着“伟大的疲倦”,镌刻在人们的心中。站立的稻束的意义由此升华了,诗人也在这种深思中表达了她的无限的时空观,以及朴素的人文关怀精神。

  11、如何理解“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答:最后几句,着实有了一定的哲理深度,把历史比做一条长河,而母亲就是站在河边守护小河的保护神,更进一步提升对母亲的赞美。 “不过”“而”的语气表明:稻束(母亲)的精神超越了历史,这种坚韧美丽的精神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永恒的思想结晶。可以说,最后这一句,使得这首诗超越了对母亲劳动者的赞颂,而具有了更深刻广泛的哲思。

  第二部分:母亲无言的坚韧和美丽激起我们对生命和历史作深刻的思考,深刻阐释了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

  三、思考探究

  1、“金黄的稻束”象征什么?

  “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它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且有象征意义。首先,它是收获的象征。其次,它是母亲的象征。诗人将收获与创造丰收成果的劳动者联系起来,尤其突出了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的形象。母亲是典型。母亲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成为诗歌当中既真又美的意象,通过这个意象,诗人启发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2、诗人是如何将“诗”(意象和语言)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的?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

  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作“母亲”或是“雕像”,而是据此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金黄的稻束”、“静默”的“雕像”、母亲的疲倦、母亲无言的坚忍和美丽,都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无尽的沉思。

  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顺理成章,“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诗”完美地合为一体。

  3、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了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多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让人感到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的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串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四、知识迁移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D(把“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说为稻束“低首深思”的内容则显然不恰当。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即“稻束”。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但“肩荷”了这种“疲倦”的主体,却只能是母亲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教案2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本课两首诗歌,了解穆旦、郑敏两位诗人,以及 “九叶诗派”在中国新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习欣赏新诗的几 方法。

  3. 把握意象,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穆旦运用的意象,体会诗人面对民族危亡的苦痛,以及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怀。

  2. 体会诗人郑敏如何运用联想,由眼前丰收的稻束,想到人类的一个思想”,表达对生命的感慨,并尝试在作文中运用

  联想构思。

  教学难点

  1. 理解穆旦诗歌中的思考,体会诗人痛苦中隐含希望的爱

  国之情。

  2. 理解“稻束”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个名字——查良镛。他是谁?

  喜欢武侠小说的人应该知道,这是金庸先生的原名。再

  看——查良铮,有谁知道?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第一人的穆旦。二人皆为清代诗人

  査慎行的后人。而海宁査家历史极为悠久,系出春秋查子,代

  代书香,明清以来是 “文宦之家”,文人学者辈出,“一门七进

  士,叔侄五翰林”。康熙皇帝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

  人家”。

  “查氏兄弟”虽然从未谋面,但有意思的是,他俩不约而同

  都选择拆字法为自己取笔名,不同的是,金庸将名字 “镛”拆

  开,而查良铮将姓拆开,这就是——穆旦。

  今天我们借这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走近穆旦。

  二、鉴赏诗歌。

  1. 解 。

  从 目中,你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体会寒冷、寂寥的背景。)

  年仅23 岁的诗人穆旦,风华正茂,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寒冷、压抑、死寂的背景?他要表达什么?让我们到诗中去寻找答案。

  2. 学生自由朗读,感悟诗歌。

  3.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穆旦的诗不好理解,要引导学

  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4. 方法指导。

  同学们都知道,诗歌往往借意象表达情感与思想,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歌。李白的床头明月抒写着思乡之情;杜甫的花溅泪、鸟惊心传达着忧国之痛;徐志摩将怀念之情寄托在康河的柔波里;叶赛宁把自己的同情寄予在刚做妈妈就忍受骨肉分离之痛的`狗妈妈身上……这就是诗歌的特点,用意象构织意境,用意境传达思想感情,具有朦胧的美。

  5. 教师朗读。

  要求学生在倾听时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还要注意修饰这

  些意象的词语。

  6. 学生说出诗歌中的意象及修饰词。(大屏幕)

  (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北方的、枯干的)田野

  (冻结的)小河 (古老的)路

  (堆着沙土的)窗 (低矮的)小街

  (泥草的)屋顶 (旧了的)镰刀、锄头……

  (飘落的)雪花

  这些意象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7. 结合背景,深刻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时代背景,创作于1941 年,此时

  的中国正是灾难最深重的年代。

  教师总结:这些意象构成中国北方农村的景象,意境却是荒芜、冷寂、压抑、古老、固化……作者正是“借一景喻民族”, 这北方的农村不正是我们饱经沧桑的苦难民族,不正是古老而灾难深重的中国吗?

  8. 引入诗人创作风格,深入理解诗歌。(大屏幕)

  但是穆旦不是悲观主义者,穆旦,一个早慧而且早熟的诗人,在20 世纪40 年代以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抒写了深沉雄浑的生命之歌。他的诗歌,透露了敏感而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苦难岁月里丰富复杂的精神境遇,呈现出诗人对人类生存状况、民族前途命运思考的痛苦。生的希望与绝望,爱的欣喜与怅惘,民族的期 与灾难等在他的诗中交织、扭结、矛盾和冲突。透过其诗,可以感受到诗人躁动、苦闷、压抑和焦灼的痛苦灵魂。

  他的诗,“给人一 难得的丰富和丰富到痛苦的印象,甚至还有一些挣扎的痛苦印记,他有一份不平衡的心,一份思想者的坚韧的风格,在别人懦弱得不敢正视的地方,他却有足够的勇敢去突破”。

  诗人除了富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那份坚韧,“在别人懦弱得不敢正视的地方,他却有足够的勇敢去突破”,你能从这首诗中读出来吗?

  (学生默读,圈点阅读。)

  主要抓住:“儿郎的哭声”“红的炭火”“祖先”“风”等意

  象,尤其是两个 “一样”。(具体赏析见教师教学用书。)

  9.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三、课堂小结。

  如果一本穆旦的诗集和一本金庸的武侠小说摆在你的面前,

  也许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金庸。你也许不会因为今天的一节课、

  一首诗而喜欢穆旦,喜欢穆旦的诗。但至少你要记住这个名字。

  在你成长的路上,也许有一天你会让诗歌去丰富你的世界,提

  升你的精神,那时别忘了读一读穆旦。

  (《金黄的稻束》)

  一、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在寒冷的腊月结识了有一腔爱国情怀的穆旦,在

  同时代与穆旦、杜运燮称为和谐的“三重奏”的,是一位女诗

  人——郑敏,而她的代表作之一就是《金黄的稻束》。在中国现

  代新诗史上,《金黄的稻束》的出现带来了一 语言的突破,一

  雕塑的质感,一种将“思”与“诗”融为一体的可喜的努力,

  今天我们学习《金黄的稻束》,了解诗人郑敏是怎样将“诗”(诗

  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完美地融为

  一体的。

  二、朗诵课文。

  1. 教师范读。

  新诗的断句很有特点,引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重音。

  2. 学生自由朗读。

  注意诗人选择的意象。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

  读诗歌。

  三、捕捉意象,整体感知。

  1. 诗人笔下的金黄的稻束是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关键性的

  诗句中看出来的?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总结:金黄的稻束是 亲的形象,可从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 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些诗句中看出。这里诗人借助了联想的构思方式。请看积累部分关于 “联想”。(学生阅读。)

  那么,为什么诗人由稻束会联想到 亲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从外形、内涵等角度引发学生联想,但不要限制学生):“有些疲倦,有些宁静,又有些寂寞”;经历过春天般的纯洁,经历过夏天的火热,而后又是无数次艰难,才迎来秋天的硕果累累。在岁月中成熟,成为孕育生命的伟大力量。正是这样的联想才表达出对 亲的赞美。

  延展:我们读过冰心的《繁星》《春水》,冰心最擅长写爱,你觉得郑敏所写的 爱与冰心的一样吗?

  (学生自由畅谈。)

  教师:前面说郑敏诗歌的特点是——“思”与 “诗”融为

  一体。所以郑敏笔下的 亲,不是简单的充满爱怜的呵护儿女 的 亲形象。她辛劳、隐忍、宁静、寂寞,但却让人感受到一

  力量。郑敏说:“‘爱’实际上是人类博爱思想之源头,大而化之,是和平、平等、互助、扶弱济贫、仁爱、慈爱、宽恕等等人类一切高尚理想和美德的原型与基础。”因此,她对 爱 的理解更加广博,更加深刻。

  正是有了这种认识,诗人才会有下面的联想——谁找到了?

  2. 如何理解诗人的“人类的一个思想”?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静默”“低首沉思”“疲倦”, 还有小河的意象。(理解分析详见教师教学用书。)

  四、自由朗读,品味 言。

  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用旁注的方式,写一段赏析的话。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语言,从用词、修辞手法、感情色彩等 角度皆可。)

  五、拓展。

  你觉得穆旦、郑敏的诗歌,与以往所接触的新诗相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学生可能会觉得两位诗人的诗读来都有些令人费解。)

  教师:最突出的就是意象的选择,这正是 “九叶诗派”的风格。(引出关于九叶诗派的简介。)

  六、布置作业。

  课下查找“九叶诗派”其他资料,读一读其他诗人的作品, 现感受九叶诗人的创作风格。

《金黄的稻束》教案3

  教学目标

  从形象入手,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教学方法

  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

  学法设计

  研究讨论——分析归纳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金黄的稻束》的出现带来了一种语言的突破,一种雕塑的质感,一种将“思”与“诗”融为一体的可喜的努力,今天我们学习《金黄的稻束》了解诗人郑敏是怎样将“诗”(诗的意向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完美的融为一体的。

  二、简介诗人

  郑敏是抗战后期崛起的大后方学院派青年诗人中的一位。她与杜云燮、穆旦等属于昆明湖畔的一组,被称为和谐的“三重奏”,“杜云燮比较清俊”,“穆旦比较雄健”,“而郑敏最浑厚、丰富”。

  三、朗诵课文

  标记节奏和重音,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重音。

  多种方法练习朗读。

  四、初步理解内容

  诗人笔下的金黄的稻束是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关键性的诗句中看出?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金黄的稻束是母亲的形象,可从“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些诗句中看出。

  诗人用金黄的稻束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劳动的母亲的赞美。

  五、研读诗歌

  1.解读意象:

  主意象:金黄的稻束。象征:母亲;历史;思想。

  配合意象:疲倦的母亲;皱了的美丽的`脸;满月、树巅、远山、暮色;小河。突出的意味:静穆;坚忍;深刻的美丽。

  2.意象特点:

  跳跃:稻束——母亲——历史——思想(自然的联想与想象)

  叠加:金黄的稻束——母亲的疲劳——静穆的雕像(刻意的对比冲击)

  3.语言力度:

  “皱了的美丽的脸”——奇特而真挚的感受,异常的组合异常的效果

  “伟大的疲倦”——苦难、磨砺、忍受,而且挺住了,熬过了。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疲倦是必然的,伟大却从这平凡者抗拒苦难的过程中升华出来,成为一种精神的雕像。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标出既让你喜欢有令你难懂的诗句,小组讨论,交流。

  (一)问题探究

  (1)、“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

  (2)、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

  (3)、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数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得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穿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二)语言品味

  1、有“声”有“色”的语言

  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2、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以强烈的主观态度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月”“高耸的山巅”;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

  课后作业

  A类:熟练朗读课文

  B类:理解诗歌主题。

  板书设计

  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母亲

《金黄的稻束》教案4

  一、导入新课。

  假设同学们看到秋天田野里金黄的稻束,会想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你们想到的与稻束之间往往有什么联系?你是怎么由稻束想到它的?

  两个事物往往具有相关性,这是一 思维方式,叫联想。联想极富特性,它是一 重要的构思方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借助“联想构思”而创作的诗歌——《金黄的稻束》。

  二、初读思考。

  (学生自读,作旁注。)

  1. 作者由金黄的稻束联想到了什么?

  2. 你认为诗歌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联想构思?

  三、初读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评论。

  教师归纳:稻束——疲倦的 亲——沉默的雕像——沉思——人类的一个思想。

  四、再读思考。

  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他们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诗人通过类比联想,由成熟稻束的低垂,首先想到的是“无数个疲倦的 亲”,她们看上去都“有些疲倦,有些宁静,又有些寂寞”。尤其诗人将 “皱”与 “美丽”并列,可以想见,她们都由青涩走向成熟,孕育生命。在岁月中成熟,成为孕育生命的伟大力量。

  在 “暮色”“远山”的映衬下,稻束又成为剪影般的效果,像静默的雕像,由静默,自然给人低首思索的感觉,而思想,人类的思想皆要经历季节的生长、痛苦的孕育与丰富的收割,一如这金黄的稻束,一如疲倦的 亲,这是人类永恒的定律。

  五、难点讨论。

  1. 文中的“你们”指的是谁?

  2. 怎样理解稻束的沉思令“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3. “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这是怎样的一 思想?

  (对这些问 的理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见解。分析详见教师教学用书。)

  六、读诗识人。

  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你觉得郑敏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引出作者介绍。

  七、布置作业。

  1. 思考与讨论三。

  2.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进行联想练习,并试着把自己想到的内容谱写成一首小诗。

  提示:如枫叶、雪花、干枝、石头……

  郑敏《金黄的稻束》赏析

  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赏析】

  这里的“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逾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是收割过的田野的景象:诗人看到的不是“丰收”,而是“疲倦”。稻束静默地伫立在田野上,不再舞蹈,不再喧响.也没有人来;它们像一个个哺育了无数孩子的母亲那样善良、疲惫、欣慰而无所表示,这是一种多么博大深厚的爱情,这是一张张苍老而“美丽的脸”!稻束的“疲倦”被升华了,它的含义不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它是“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这种“伟大的疲倦”作为一种人类精神,被寄寓在“金黄的稻束”那里,使它成为坚实浑重的“雕像”。这是永恒的奉献者漫长的隐忍者深重的忧患者们的“雕像”。世界的苦难使他们难以承受重荷,但崇高的奉献精神又一次次召唤着他们如期而至。在光秃秃的收过的.原野上,在无家可归的世界上,稻束和那些稻束般凝重疲倦的先觉者,是永远醒着的孤单的灵魂!“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罗丹《思想者》雕塑式的”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是在回忆往昔的风雨?是在仁望未来的日子?诗人故意留下了空白,让我们展开更广远的想象。这样一来,“伟大的疲倦”、“低首沉思”变得神秘起来,你可以添进去一切思想,也可以只欣赏这种抽象的神秘感。诗人惟一告诉我们的是,这决不是一种虚空,决不是一种即兴式的感怀,它伟大、恒久、庄重,它超逾时空,在这种难言的“静默。静默”之中,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哦,我们体会到一种类似宗教感的东西正冉冉升起,正光彻肺腑……那是什么,是“人类的一个思想”!诗人战栗了,我们也战栗了,仿佛最后的审判日已经到来,什么是永恒,什么是短暂;什么是伟大,什么是渺小,都在这里被最终裁决!

  此诗在平凡的景物中,凝铸了神圣的感情,这是伟大思想者的颂歌,这是无私奉献者的颂歌。这是历尽沧桑的人类始终不渝的那颗大心……

【《金黄的稻束》教案】相关文章:

金黄的稻束教学设计08-03

中国魔稻教案01-02

金黄小鸡11-14

金黄的宝贝11-14

金黄的秋11-14

金黄的秋天11-14

金黄的秋天11-14

金黄的秋天11-14

一束鲜花教案01-19

小班语言一束鲜花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