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物的教案

时间:2022-11-05 12:46:58 教案 我要投稿

还物的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还物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还物的教案(15篇)

还物的教案1

  教学内容

  扶把组合练习

  教学目的

  准备活动:

  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扶把练习:

  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组合练习:

  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1、胸腰练习,教师逐个活动

  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

  中间练习

  手位组合复习,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习

  扶把练习

  1、擦地2、小踢腿3、吸弹撩腿

  学习新课

  胯掖腿练习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

  1——8左脚旁吸腿。

  2——8勾脚,脚跟向旁蹬出成45度

  3——8左脚硼脚面

  4——4左脚成旁吸腿

  5——8左脚放至右脚旁还原

  反复共做二次,再转身换成相反的方向。

  学习组合《雪绒花》

  1、学习华尔滋前、旁、后的运动

  2、复习动作

  3、结合音乐整体练习

  课堂小结

  总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还物的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激发欣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参照原文进行联想,仿编。用动作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投影。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秋天到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树叶都飘到哪儿去了呢?

  2、幼儿完整的欣赏教师朗诵的'配乐散文诗,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

  (1)文诗的题目叫什么?

  (2)落叶都飘到哪里去了?

  3、教师出示图片,有感情的朗诵配乐诗,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学习短句。

  (1)树叶落在地上,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2)树叶落在沟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3)树叶落在河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4)树叶落在院子里,谁看见了,它是怎么说的?

  4、幼儿分角色边欣赏散文诗边表演。

  5、启发幼儿进行联想、仿编。

  树叶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看见,它会把树叶当成什么?

  6、朗诵自己仿编的新诗。

还物的教案3

  一、大肠杆菌

  1.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________性菌,为________型的肠道杆菌。

  2.结构:属于________生物。

  3.用途:是在________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工具。

  4.与人类的关系:它生活在人类的________中,一般对人________(“有”还是“无”)害。有一些菌株对人体能产生危害,因为它们可以侵蚀________并产生________。任何大肠杆菌如果进入人的________系统,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答案:

  1.阴 兼性厌氧

  2.原核

  3.基因工程

  4.肠道 无 肠黏膜 毒素 泌尿

  二、细菌的培养和分离

  1.细菌的培养:

  (1)细菌的繁殖:细菌以________的方式繁殖,分裂速度很快,约________分裂一次。

  (2)培养细菌的方法:培养细菌,需要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移到________中,一般用________来转移带菌的培养物。

  (3)用不同培养基培养细菌的差别:

  接种后,培养细菌的培养基类型 接种方法 接种后培养的时间(单位:小时) 培养结果

  液体培养基 接种环直接接种 培养8 h后 每毫升培养基中有________个细菌

  固体培养基 用接种环在培养基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接种(该法还可以用于______) 培养10~20 h后 一个细菌细胞会繁殖成许多个细菌细胞,这些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的分离:

  (1)分离的方法与特点:分离细菌有________和________2种。前者方法简单,后者操作复杂,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易分开。

  (2)本实验进行大肠杆菌分离,是用________法,就是在________培养基上进行细菌的________。

  答案:1.

  (1)分裂 20 min

  (2)已有细菌的培养物 新的培养基 接种环

  (3)几亿 划线 分离细菌 紧紧聚集在一起菌落

  2.(1)划线分离法 涂布分离法 单菌落

  (2)划线分离固体平面划线培养

  三、灭菌操作

  1.灭菌操作的原因:为了获得________的培养物,其关键是防止外来________的入侵污染。因此,在培养微生物时必须进行________操作。

  2.无菌操作的条件:

  (1)首要条件是________必须是无菌的;

  (2)________必须是无菌的;

  (3)________的过程必须是无菌的等。

  答案:1.纯净 杂菌 无菌

  2.(1)各种器皿 (2)各种培养基 (3)菌转移操作

  四、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

  1.实验目的:

  (1)进行大肠杆菌的________,利用________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的操作;

  (2)进行大肠杆菌的________,用________培养基进行细菌的________培养;

  (3)说明大肠杆菌培养的条件和操作要求的原理。

  2.实验步骤

  (1)灭菌:用________在________压力下对LB液体培养基、LB固体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________min。

  (2)自________向________中转移并分装固体培养基:

  待冷却至______左右,将三角锥形瓶中的______培养基,在______上分装至几个______中,制成______培养基。

  (3)将大肠杆菌自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中的________培养基中培养:

  将大肠杆菌用________在无菌操作下接种至三角锥形瓶中的________培养基中,在________摇床振荡培养________,完成大肠杆菌的培养。

  (4)将菌液在________培养基上进行________分离:

  从前一步培养得到的菌液中获取菌种,用________以__________法接种至第二步所制得的__________培养基中,在________℃恒温箱中培养________h后观察菌落。

  (5)菌种保存:

  在无菌操作下将________用________取出,再用________法接种在________上,________培养________后,________冰箱保存。

  3.分离实验的结果及相应结论:

  观察中若看到在________的末端出现________,则表明菌已被分离了。

  4.大肠杆菌分离的用途:________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________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答案:1.(1)扩增 液体 (2)分离 固体平面 划线

  2.(1)高压锅 1 kg 15 (2)三角瓶 培养皿 60 ℃

  固体 超净台 培养皿 固体平面 (3)斜面 三角瓶 液体

  接种环 液体 37 ℃ 12 h (4)固体平面 划线 接种环

  划线 固体平面 37 12~24 (5)单菌落 接种环 划线 斜面 37 ℃ 24 h 4 ℃

  3.划线 不连续的单个菌落

  4.消除污染杂菌 筛选高表达量菌株

  核心解读

  1.微生物、细菌与大肠杆菌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概念内涵:其关系图解见下

  (2)结构上:三者都是结构简单,形体微小的生物,但是从细胞角度看其结构是不同的,具体如下:

  2.培养大肠杆菌的LB培养基中有各种物质,为什么选择这些物质,这些物质有什么作用呢?

  (1)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了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培养基。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五大营养要素,即水、无机盐、碳源(提供碳元素)、氮源(提供氮元素)和生长因子(不同的细菌需要的各不相同,有物种差异,它主要补充自身不能合成的或合成能力较弱的,但却是生长繁殖必需的物质)。见下表:

  微生物的营养要素 定义 功能 类型 化合物类型 常用物质

  碳源 凡可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架来源的营养物质称为碳源 构成细胞物质,供给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 无机碳(自养型微生物用) 无机物 CO2、NaHCO3、CaCO3等

  有机碳(异养型微生物用) 蛋白质、核酸类 牛肉膏、蛋白胨、花生粉饼、明胶、氨基酸等

  糖类脂质等 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氮源 凡是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称为氮源 主要是提供合成原生质和细胞其他结构的原料,一般不作能源 无机氮 铵盐 NH3、(NH4)2SO4

  硝酸盐 KNO3

  N2 空气

  有机氮 牛肉膏、蛋白胨、醇母膏、尿素、明胶等

  生长因子 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又不能从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所需极微量的有机物 一般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酵母膏、玉米浆、黄豆饼粉、动植物组织液、麦芽汁等,复合维生素

  水 作用:组成成分;反应介质;物质运输媒体;热的良导体

  无机盐 作用:维持渗透压、pH等

  (2)大肠杆菌的LB培养基

  微生物的营养要素 本实验中大肠杆菌LB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配方与微生物营养要素的对应关系

  LB液体培养基 LB固体培养基

  氮源、

  碳源、

  无机盐、

  生长因子、

  水

  琼脂1 g

  蛋白胨0.5 g 主要提供大肠杆菌的氮源、碳源需求

  酵母提取物0.25 g 主要提供生长因子

  NaCl 0.5 g 提供无机盐

  水 50 mL 提供水

  (3)此外配方中还要注意pH等。

  3.该实验中这些操作的原因

  (1)三角锥形瓶中的LB固体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60 ℃左右时,才用来转移和分装,制成固体平面培养基,为什么?你用什么简易方法快速估计该温度?

  因为三角锥形瓶中的LB固体培养基中有琼脂,它在98 ℃以上熔化,在44 ℃以下凝固,当冷却到60 ℃左右时,不会因温度过高烫手而不易操作;也不会因为温度过低而使三角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凝固,最终无法转移分装制成新的平面培养基。

  简易估计温度的方法:可以用手触摸灭菌后的三角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由烫手转为刚刚不烫手时,则说明已经冷却到60 ℃左右了。

  (2)进行恒温培养时,为什么要将培养皿倒置?

  恒温培养时,培养基中的水分会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倒放培养皿则会使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留在盖子上;如果正放培养皿,则水分形成的水滴会落入培养基表面并且扩散开。如果培养皿中已形成菌落,则菌落中的菌会随水扩散,菌落间相互影响,很难再分成单菌落,达不到分离的目的,培养皿中的菌落还有可能被盖子上掉落的水给污染。

  (3)将大肠杆菌用接种环自斜面转移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为什么接种环必须先深入到斜面冷却后,才能再取斜面上的菌体?

  接种环在取菌体前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一直灼烧至红,温度很高,若不冷却就直接用其取斜面上的菌体,菌体可能因为接触高温接种环而死亡,导致大肠杆菌的转移培养失败。

  (4)用划线法分离大肠杆菌中,第一次和随后的几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它们的原因一样吗?在划线结束后仍然要灼烧接种环这又是为什么呢?

  虽然每次灼烧都是为了灭菌,但所灭的菌种和原因却不一样。

  灼烧接种环的时间 消灭的菌体 原因

  第一次划线前 其他杂菌 防止其他杂菌的侵入而造成污染

  随后的几次划线前 上次划线结束后残留在接种环上的实验菌(本实验为:大肠杆菌) 为了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最终获得单个菌落,实现菌的分离

  最后一次划线结束后 为了防止实验菌残留于接种环而污染环境和感染实验人员

  (5)用划线法分离大肠杆菌时,每次的划线是怎么样的?对随后的划线的起点有什么要求?为什么这样要求呢?

  每一次的划线 依次的2次划线之间的关系 各次划线的分布

  图形辅助理解

  划线的要求 不能出现线条的重叠 第二次以及随后的划线操作,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 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这样要求的原因 使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 因为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得到有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单菌落 若相连,则可能最后一次划线末端处的细菌与第一次的.叠加,细菌的数目不是最少的,不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将很难获得单菌落

  4.消毒与灭菌一样吗?

  概念 常用方法 应用的范围

  消毒 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煮沸消毒法:在100 ℃煮沸5~6 min 一般物品

  巴氏消毒法:70~75 ℃煮30 min或在80 ℃煮15 min 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

  化学药剂消毒法 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等

  灭菌 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灼烧灭菌:酒精灯火焰 接种工具的灭菌

  干热灭菌:160~170 ℃下灭菌1~2 h 玻璃器皿、金属工具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121 ℃条件下,灭菌15~30 min 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

  5.本实验中还需要了解哪些基础知识才更便于掌握和理解呢?

  (1)牛肉膏蛋白胨的知识

  牛肉膏和蛋白胨来源于动物原料,含有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

  1 000 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构成

  培养基组分 提供的主要营养

  牛肉膏 5 g 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蛋白胨 10 g 氮源和维生素

  NaCl 5 g 无机盐

  H2O 定容至1 000 mL 氢元素、氧元素

  (2)巴氏消毒法的知识

  巴氏消毒法也称做低温消毒法。

  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煮沸消毒法。在100 ℃煮沸 5~6 min 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则使用巴氏消毒法,在70~75 ℃煮30 min或在80 ℃煮15 min,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且使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题例领悟TILILINGWU

  【例题1】 下列操作属于灭菌的是( )

  A.用酒精擦拭实验人员的双手

  B.用氯气处理水源

  C.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

  D.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

  解析:此题考查对微生物实验中灭菌的理解。对微生物培养来说,灭菌操作十分重要,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纯净的培养物,其关键是防止外来一切杂菌的入侵,不仅仅是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灭菌操作一般使用强烈的物化因素(如: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等)。而不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化方法。

  答案:C

  消毒与灭菌是不同的。两者除了在物化手段上是否强烈外,所消灭的微生物内容也是不同的。灭菌是消除一切杂菌,而消毒仅仅杀死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消毒往往无法消灭微生物的芽孢和孢子。

  【例题2】 下列关于平板划线的操作及叙述,正确的是 …

  ( )

  A.灼烧接种环之后,为避免其他杂菌的干扰,应立即伸入菌液取菌种

  B.划线结束后,为避免实验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所以必须再次灼烧接种环

  C.在第一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和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相同

  D.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一定要与第一区域相连,达到首尾相接

  解析:此题考查对划线法分离大肠杆菌的掌握。这是本实验的一大重点和难点。A的操作是错误的,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冷却后方能取菌种,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B的操作完全正确。C的叙述是错误的,它们的灼烧目的完全不同,第一次划线前的灼烧是为了杀死其他杂菌,保证实验菌的纯净,而随后的灼烧却是为了杀死残留于接种环上的实验菌,保证实验菌随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每次划线的菌种来自上一次划线的末端。D的操作也是不正确的,不应该相连,这样才能使最后一次划线不受第一次划线的干扰。

  答案:B

  大肠杆菌的分离所采用的就是划线分离法。这一方法十分重要。我们不仅要知其每一步具体的操作,还要知其所以然,还要关注注意事项,避免踏入误区。

  随堂训练SUITANGXUNLIAN

  1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

  A.接种针、手、培养基 B.高压锅、手、接种针

  C.培养基、手、接种针 D.接种针、手、高压锅

  答案:C 解析:灭菌是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中高压蒸汽是为了杀灭培养基中的杂菌;酒精擦拭双手,是灭手上的杂菌;而接种针在火焰上灼烧,就是为了灭接种针上的菌。故C选项是正确的。

  2下列关于倒平板的操作姿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右手无名指及小指夹持含有固体培养基的三角瓶封口膜

  B.右手大拇指、食指拿着三角瓶

  C.左手拿着培养皿,盖子放于桌子上

  D.倒平板时,为防止温度过高,暂时熄灭酒精灯

  答案:A 解析:倒平板技术是微生物技术中的基本技术。只有A是正确的。B中手指姿势错误。C错在培养皿盖放在桌上了。D中熄灭酒精灯不对,整个过程都需在酒精灯火焰旁完成。

还物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在欢快的音乐中模仿鸵鸟,创造出多种舞步。

  2、能看懂图谱,具有初步用符号记录的意识。

  3、在音乐游戏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鸵鸟图片、音乐《玛卡丽娜》《动物世界片头曲》、记录单、装饰物。

  活动重难点:

  在欢快的`音乐中模仿鸵鸟,创造出多种舞步。

  能看懂图谱,具有初步用符号记录的意识。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引起幼儿兴趣。“今天,我带来了一段音乐,大家来听听音乐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幼儿回答。

  (2)欣赏图片,鼓励幼儿模仿鸵鸟的姿态。

  (3)尝试创编舞步并用符号进行记录。“鸵鸟们想用这段音乐来开一场舞会。

  朋友们来帮帮它们,你们来随音乐跳一跳。”幼儿随乐进行表演。请个别幼儿说说他跳的舞步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其余幼儿学习。

  (4)集体随乐看图谱进行表演。(左右交替舞步、踢踏步、小碎步、十字步)

  (5)听音乐,引出舞会第二部分《狮子来了》引导幼儿学习躲避狮子的办法。提示幼儿在逃跑过程中鸵鸟仍要保持它的姿态。

  (6)幼儿自己装饰成鸵鸟,随音乐游戏两遍。(教师当狮子)游戏之后总结注意的事项。

  (7)请幼儿自己进行游戏。(幼儿当狮子)

  活动反思:

  《鸵鸟的舞会》这节音乐活动是将之前观摩的一节音乐活动稍稍改动得来。虽在原有基础改动了一些地方,但操做起来有些地方还需要思考,游戏中孩子在躲避狮子时候对情绪和动作的控制问题应得到重视。

还物的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进行10以内的按物取数和按数取物。

  2、通过操作活动,初步体验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3、在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6、《指南》指出:4-5岁幼儿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蘑菇若干、洗菜板(纸质)若干、平底锅自制若干、筐若干、小动物卡片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创设情境:秋天到了,森林里兔奶奶的蘑菇园大丰收,兔奶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蘑菇晚会,邀请了很多的小动物我们也一起去参加吧!

  二、帮助兔奶奶采蘑菇。

  师:听是谁在哭,哦原来是小兔贝贝,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一不小心把今天奶奶为小动物们准备煮蘑菇汤的蘑菇踩坏了,而新鲜蘑菇都在蘑菇园里我一个人采不回来那么多的蘑菇,眼看晚会就要开始了这可怎么办?)那我们一起去帮助小兔贝贝到蘑菇园把蘑菇才回来吧!

  师:看,这是小兔贝贝为我们准备采蘑菇的小筐,蘑菇园的蘑菇可不是乱踩的`而是根据每个筐上的数字采的,如果你采多或者采少了蘑菇就不好喝了。所以在采蘑菇的时候一定要看清自己筐上的数字。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去采蘑菇喽!

  三、和兔奶奶一起做美味的蘑菇汤

  师:好累呀,蘑菇终于采完了,快回到椅子上休息一下吧!刚才回来的蘑菇好脏呀,我们把蘑菇放在清洗盘里清洗一下吧!(清洗盘上有清洗洞,每一个清洗洞里只能放一个蘑菇,现在请将你的蘑菇放在清洗盘里进行清洗吧!)教师验证孩子取蘑菇的数量是否正确师:蘑菇清洗干净了,我们一起来煮美味的蘑菇汤吧!煮蘑菇汤就需要用到锅,快看兔奶奶家的锅好多呀!每一个锅的上面都有不同的数字,说明这个锅里只能煮相应数量的蘑菇。手里有几颗蘑菇你就取贴有相应数字的锅。

  四、为小动物们分发蘑菇汤

  美味的蘑菇汤做好了,小动物们也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每一个小动物只和一碗蘑菇汤,我们一起来为小动物们分发美味的蘑菇汤吧!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还物的教案6

  【知识梳理】

  一、光合作用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

  (1)步骤:暗处理(去除原淀粉的影响)-遮光(对照,使该处不进行光合作用)-去黑纸片-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现象(遮光处不变兰色,未遮光处变兰色)

  (2)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探究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

  提出问题:是否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作出假设: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理: 绿叶的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内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光能。此外还有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

  制定计 划:

  ①选取植物(银边天竺葵的叶片既有绿色处也有非绿色处)的根、茎、叶柄等非绿色部位,进行对照。

  ②实验用具和方法同上一实验。

  ③步骤:暗处理(去除原淀粉)-光照处理-酒精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现象(非绿色处不变兰色,绿色处变兰色)

  ④结论:绿色植物含叶绿体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片是其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3、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的点:

  ⑴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藏能量有机物(淀粉),并释放氧气过程。

  ⑵公式: 光(条件)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主要是淀粉)+氧气

  (原料) 叶绿体(场所) (产物)

  ⑶条件、原料、场所、产物:

  ⑷实质:光能→化学能(能量转化) ; 无机物→有机物(物质转化)[:]

  ⑸意义:①植物自身需要;②人与动物食物和氧气

  ⑹应用:①农作物的合理密植;②连阴雨天农作物的减产;③温室“气肥”(二氧化碳)的使用

  二、绿色植物从土壤中获得了什么

  1、什么是无土栽培? 人们不用土壤,而是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的不同,用水和各种不同比例的无机盐配成培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2、实验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提供了水和无机盐

  3、植物生长所需无机盐↗大量元素(氮磷钾三要素)

  ↘微量元素(如铁硼锌等)

  4、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根尖(根的最尖端到生长根毛的区域)的 根毛区。根尖的结构由顶端向上依次是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伸长区(长长)和根毛区(大量的根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5、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

  ⑴、细胞吸水的原理: 细胞液 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 吸水

  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 失水

  ⑵、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

  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 吸水

  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 失水

  ⑶、水分从土壤进入植物体的 途径

  土壤水→根毛细胞→根表皮内层层细胞逐步渗入→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 →叶肉细胞

  6、应用:

  一次性 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植物失水)、土壤干旱导致的植物萎蔫现象(植物失水)、带土移栽植物(保护根尖及根毛)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可以说光合作用是植物最伟大的创举.是我们人类及动物,微生物生存的基础,我们要感谢植物,珍爱植物,它是我们生存的根本.

  [巩固练习]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贮藏在__________中

  A.叶绿体B.氧气C.水 D.有机物

  2.木材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热量,可以将水烧开,把饭煮熟,木材中贮存的能量是

  A.太阳光能

  B.电灯光能

  C.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藏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D.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的能量

  3.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是用什么溶剂脱去叶绿素的

  A.酒精B.水C.碘液D.氢氧化钠溶液

  4.遇碘变蓝是哪一种物质的特性

  A.脂肪B.淀粉C.糖类D.无机盐

  5.做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①选叶遮光 ②酒精脱色 ③黑暗处理 ④碘酒 显影 ⑤清水漂洗 ⑥观察变化

  A.①③②⑤④⑥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提供了

  ①食物 ②空气 ③氧气 ④能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D

  7.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小明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

  8.某学校的生物课外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每棵重约4g。请问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 土壤中的有机物

  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D.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9.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A.碳、氢、氧的.无机盐 B.氮、磷、钾的无机盐

  C.钙、铁、锌的无机盐 D.磷、硫、镁的无机盐

  10.植物生活离不开水,其原因不包括

  A.环境中水越多植物生长的越好 B.干种子必须吸足水才能萌发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 D.土壤中的无机盐必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11.探究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

  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吗

  假设: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

  实验材料用具:两份长势完全相同的刚出土的小麦幼苗,黑纸箱.

  方法步骤:(1)将两份长势完全相同的刚出土的小麦幼苗分别处理,甲株罩在黑纸箱里,乙株暴露在光下.

  (2)定时浇水,管理.

  (3)过半个月以后,观察甲,乙两株叶子颜色.

  结果:甲株________________,乙株________________.

  结论:实验结果是否支持自己的假设 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5 O

还物的教案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

  2、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植物花(樱桃花,油菜花,桃花,梨花,小凳子)挂图;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春天到了,桃花开了,油菜花开了,樱桃花也开了!瞧,小蜜蜂嗡嗡嗡地飞来采花粉了,你们也想当小蜜蜂采花粉吗?”

  二、游戏;学做蜜蜂采花粉。

  1、出示蜜蜂图片,让小朋友学做小蜜蜂。要求;两只小蜜蜂就是两个朋友手拉手,三只、四只分别是三个、四个手拉手。练习1至4数与量的关系。口令;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三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四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

  2、师:“小蜜蜂采了许多花蜜,要飞回家中酿花蜜了,我们来帮帮他们找找自己的家吧?”

  3、讲述游戏规则;操场上分别摆放的有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小凳。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小蜜蜂要分别找到相对应的凳子上坐下,不能找错,否则就找不到家了。

  4、放音乐,幼儿找相对应的小凳子。

  5、音乐停,检查小朋友找家的情况,从而巩固数物对应的知识。并对小朋友给予肯定与鼓励。

  三、活动小结。

  引导幼儿知道小蜜蜂又爱劳动又聪明,他们不仅采了很多花粉,还能准确地找回自己的家,我们要向小蜜蜂学习。

还物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

  2.能力目标:进行有关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勇于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科技发展和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说明酶的特性。

  2.难点:酶的特性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让学生观看视频:“生物酶牙膏”的广告,并展示课前找到的生活中所用的加酶产品。教师总结导入新课:酶已悄悄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的应用如此广泛肯定跟其特性有密切联系。那么它究竟有什么特性呢?让我们来一起研究吧。

  (一)酶具有高效性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从这个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3+高许多,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教师: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正是因为酶的这一特性才使其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在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成合成洗涤剂——加酶洗衣粉,其去污能力大大增强。

  设疑:酶还有什么特点呢?

  (二)酶具有专一性

  教师出示资料:

  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的范围比较广,比如酸既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也能催化脂肪水解,还能催化淀粉的水解;

  多酶片是消化酶制剂,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每片含胃蛋白酶不得少于48单位,含胰蛋白酶不得少于160单位,含胰淀粉酶不得少于1900单位,含胰脂肪酶不得少于200单位。

  学生阅读后,讨论回答:

  为什么许多加酶产品中的酶有多种类型?这说明酶还有什么特性?

  学生:酶还具有专一性。

  教师:专一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学生: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举例解释酶的专一性。

  知识应用:小方早晨起来发现昨晚塞进牙缝里的瘦肉丝依然存在,为什么瘦肉丝还没被分解呢?

  学生:……。

  教师进一步设疑:许多无机催化剂能在高温、高压、强酸或者强碱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酶起催化作用需要怎样的'条件呢?引入探究课题: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酶活性就是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三)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由学生阅读加酶洗衣粉背面的使用说明:用温水浸泡后洗涤效果更佳。

  教师:通过这个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吗?

  教师:请根据所学知识作出假设。

  学生:酶的活性可能受温度的影响。

  教师:如何检验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呢?

  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教师:大家说的很对。接下来就请大家分组讨论,设计该实验方案的。

  用幻灯片展示实验材料及用具,让学生6-8人为一组,根据实验材料及用具讨论详细实验方案并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期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提示: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因变量是什么?如何检测?

  讨论结束后教师可选择其中有典型错误的实验方案分析,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并寻找错误,最终完善该实验方案。

  请学生根据此实验结论尝试构建数学模型:绘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函数曲线,并用语言来描述温度变化与酶活性的关系。

  知识应用:水果、蔬菜在冰箱中保鲜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

  教师出示资料:

  经测定,唾液的pH为6.2—7.4,胃液的pH为0.9—1.5,小肠液的pH为7.6。

  口腔温度和体温差不多,那么当我们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进入胃中以后,唾液淀粉酶还具有催化淀粉分解的功能吗?胃中的蛋白酶随食糜进入小肠后还具有催化功能吗?

  由学生做出猜想后,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转换成“pH能不能影响到酶的活性”。请大家在课下设计“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案,并去实验室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实验。

  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的预期结果,我们知道了酶的催化作用一般要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这就是酶的第三个特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酶的三个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及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同时还一起设计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设计中一定要控制好变量,避免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及结论。

  【板书设计】

  酶的特性

  一、高效性

  二、专一性

  三、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课堂练习】

  小明刚放学回家,就看见奶奶拿着一袋洗衣粉往洗衣盆中倒了许多,然后拿着一暖瓶开水倒入盆中,盆中立刻起了许多泡沫。“您这是干吗?”“我给你洗洗你那个羊毛衫。”小明一看水盆旁边放着“雕牌加酶洗衣粉”。

  你觉得小明奶奶的做法对吗?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还物的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2、能力与过程:学会资料分析、数据处理的能力;

  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教学难点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三、课时安排:1—2课时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让学生思考,提出问题

  提示:1、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中,有没有哪一些元素是生物体所特有的?这说明什么?没有,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生物体中的元素含量和无机环境中的含量有区别吗?这又说明什么?

  有,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强调分析数据的比较方法:“求同存异”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阅读课本P16页,结合P17页的“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的元素鲜干重细胞比较图”,思考:

  1:鲜重细胞中最多的元素:O;干重细胞中最多的元素:C

  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哪几种元素?C、H、O、N

  3:细胞的最基本元素?C

  4:大量元素C、H、O、N、P、S、K、Ca、Mg

  5:微量元素Fe、Mn、Zn、Cu、B、Mo

  强调:为什么说C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学完本章,答案将会揭晓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这些元素在细胞中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化合物

  阅读P17相关图表,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及其相对含量,完成思考与讨论

  举出一些日常饮食中的食物都富含哪些化合物?

  强调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平衡搭配,不挑食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课前预习,上交实验报告

  1、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如: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Ⅲ→橘黄色

  蛋白质+双缩脲→紫色

  淀粉+碘→蓝色

  2、试剂:

  强调:(1)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的CuSO4溶液

  水浴加热50—65℃

  (2)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0.1g/mL的NaOH溶液

  B液质量浓度0.01g/mL的CuSO4溶液

  3、样品

  淀粉、葡萄糖、植物油、豆浆、梨、马铃薯、鸡蛋清、猪肝研磨液

  4、检测与报告

  分小组,每个小组从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中选择一到两种,预测实验结果,作好记录

  完成课后讨论,实验册练习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________多种,其中大量元素有______________等,微量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基本元素是_______________。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中都能够找到,但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细胞的各种大多以的形式存在,其中无机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占细胞鲜重最高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占细胞干重最高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还原性糖类与____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__________;淀粉遇_______变______________;脂肪可以被____________染液染成_____________;蛋白质与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产生_______________反应。

  例1.组成人肝脏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分别是()

  A.水、蛋白质B.水、糖类C.蛋白质、核酸D.核酸、水

  例2.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

  D.用于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min才能看到紫色

  例3.下表中各元素的数据代表该元素占原子总量的百分比。请据表回答问题。

  岩石的

  成分%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氢碳所有他

  成分0.1

  47287.94.53、5252、52、20.460.220.19

  人体的

  成分%氢氧碳氮钙磷氯锌硫钠镁所有他

  成分0.1

  6325.59.51、40.310.220.030.060.050.030.01

  (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体内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这个事实说明。

  (2)生物从非生物环境中获得的那些元素与环境中的这些元素的比例相差甚远。如岩石圈中,氢、碳、氮加在一起占总原子数不到1%,而在生物体中占总原子数的74%左右。这个事实说明。

  (3)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中H、0、C含量最多的原因是氮含量较多的原因是。

  (4)人体中的钙在骨和牙齿中以的形式存在,儿童人缺少会患病。

  (5)从此表看,人体成分中没有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

  为什么?。

  (6)人体内的镁可以从蔬菜中的什么器官获得?。为什?

  一.选择题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

  A.OB.NC.CD.H

  2.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

  A.C、H、O、NB.H、O、K、P、Mg

  C.C、P、O、S、H、ND.N、Ca、P、K、S、Zn

  3.在构成玉米的下列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C、H、N、P、MnB.Cl、Fe、S、N、Mg

  C.B、Cu、Zn、Mn、MoD.N、P、K、Cu、Fe、I

  4.在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和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

  A.C、OB.O、CC.C、ND.O、N

  5.人体的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A.脂肪B.水C.蛋白质D.盐类

  6.无机自然界中含量最最丰富的元素是O、Si、Al、Fe,而生物体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

  是C、H、O、N,这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

  A.多样性B.分割性C.隔绝性D.差异性

  7.将面团包在纱布中放在清水中搓洗,鉴定粘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分别用的试剂是()

  A.碘液、苏丹III染液B.双缩脲试剂、碘液

  C.双缩脲试剂、苏丹IIID.碘液、斐林试剂

  8.检测苹果中是否有还原性糖,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碘液B.苏丹III染液C.双缩脲试剂D.斐林试剂

  9.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10.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甘蔗茎、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性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较高,是进行淀粉鉴定的理想材料

  11.(多选)同一元素在不同细胞中含量不同,甚至存在极大差异。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组成细胞的元素不完全来自于自然界

  B.有些化学元素是细胞本身合成的

  C.细胞中某种元素的含量是由细胞的生命活动形式决定的

  D.没有哪一种元素是细胞没有的

  12.(多选)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的功能是()

  A.为在细胞中进行化学反应提供场所

  B.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如血液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参与细胞内某些化学反应

  二.非选择题

  13.下表用于无土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

  Ca(NO3)2MgSO4KH2PO4KClFeCl3H2O

  1、0g0.25g0.25g1、2g0.005g1000ml

  该配方中属于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表所列为玉米植株和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的种类以及各类元素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据表回答:

  元素OCHNKCaPMgS

  玉米44.4343、756.241、460.920.230.200.180.17

  人14.6255.997.469.331、094.673、110.160.78

  (1)据此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

  B.同种元素在不同生物体内含量不同

  C.不同元素在同一生物体内含量也有差异

  D.C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2)人和玉米体内H、O元素存在于____________等化合物中,人体内的Ca、P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____等部位。

  (3)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由此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_______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是否存在____________。

  (2)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__,用其染色时,要用酒精来冲洗浮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的量只有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注意事项:

  ①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_______________,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用于实验。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______________,造成碱性环境,再加试剂______。

  ③在还原糖的鉴定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_____________,试管口不要朝向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④蛋白质的鉴定样品液浓度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洗不净。

  16.根据已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中含有C、H、O3种元素,请写出实验原理和过程。

  实验原理:

  实验过程:

  参考答案

  第2章

  第1节

  1.20C、H、O、N、P、S、K、Ca、MgFe、Mn、Zn、Cu、B、MoC、H、O、NC无机自然界大不相同2.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水蛋白质3.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碘蓝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

  1.A2.C3.(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者还具有差异性。(3)①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H20,它占人体体重的60%以上,②构成细胞的四大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也是C、H、O。构成人体细胞原生质的物质基础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类化合物中都含氮,有些脂类也含氮;特别是蛋白质在细胞干重中含量在50%以上,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故含氮元素较多。

  (4)碳酸钙佝偻病(5)人体内含铁,它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表中没有是因为铁是半微量元素,含量少(6)叶因为镁是合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叶片中含镁丰富

  1.C2.A3.C4.B5.B6.D7.B8.D9.C10.A

  11.ABD12.ABD

  13.H、O、N、P、S、K、Ca、MgFe、Cl

  14.⑴ABC⑵水、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牙齿和骨胳⑶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15.⑴斐林试剂砖红色葡萄糖⑵苏丹Ⅲ染液苏丹Ⅲ能溶解在酒精中⑶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发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⑷①分别配制、储存②0.1g/mlNaOH0.01g/mlCuSO4③烧杯底部实验者④太大

  16.实验原理:C、H、O3种元素可组成的无机物有水、二氧化碳等,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主要能检测到水、二氧化碳等即可证明。实验过程:将生物体组织或器官放在试管中隔绝空气加热,发现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说明有水;过一段时间逐渐炭化,即有碳元素的存在

  高一生物期末复习要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高一生物期末复习要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是: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Fe构成血红蛋白,Mg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

  2、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需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成紫色反应。

  脂肪:苏丹三(橘黄色)苏丹四(红色)需要显微镜观察

  3、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

  含量:水在细胞中的含量最多。存在形式:自由水:多,结合水:少。

  功能:结合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运输营养和废物、参与反应

  4.自由水/结合水与代谢的关系:自由水/结合水比值高代谢旺盛、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低代谢降低

  5.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

  存在形式:离子

  功能:

  ①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如血红蛋白中含Fe、叶绿素中含Mg。

  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变小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

  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恢复原位基本不变

  3、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2)具有细胞壁

  4、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5、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2)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2、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生物4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知识结构

  二、教学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⑴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解决方法]

  ⑴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观察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图,书中的表解和思考与讨论获得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

  ⑵教师先演示实验,再指导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研究。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⑴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解决方法]

  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碳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特点,以及碳的性质,理解C元素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⑵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开展实验研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六、教具准备

  挂图,实验用品

  七、学生活动

  1、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学习新知识。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八、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见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问题探讨]投影教材P16《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提问:组成生命的细胞和组成地壳的元素有没有什么不同?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投影教材P17图21和图22,提问:1、哪些元素含量较多,哪些元素含量较少?2、在鲜重和干重中含量都最多的元素是什么?3、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教师总结:1、细胞中最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各种元素的归属范围可归纳如下:

  2、C为什么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样碳原子就具有了4个能够成键的价电子。正是这4个价电子,能够使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结合形成更多的化学键。由于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化学键,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万个甚至更多个碳原子的物质。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什么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呢?(学生看教材P17表格)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材P17相关问题。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检测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吧!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师根据教材P18内容讲清实验原理、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在配制时,都用到NaOH和CuSO4,但配制时浓度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

  ⑵使用时,向样液中先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4滴双缩脲试剂B液。

  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入教材中的表格内,并完成P19讨论题。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⑴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⑵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界。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

  ⑴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⑵无机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元素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

  (三)总结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等。

  (四)作业布置

  P19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2、基本元素: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还物的教案10

  目标

  1、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主要功能,知道人工呼吸和肺活量。

  2、说明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解释肺通气的原理和过程。

  目标

  1、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再结合归纳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现场表演,让学生掌握人工呼吸的具体步骤和,学会测定胸围差。

  4、通过将呼吸频率及胸围差测定结果量化、处理,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

  5、各小组通过课后测量的胸围差报告,做一个小报告并讨论锻炼身体增加胸围差的日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肺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相适应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2、通过人工呼吸的原理和方法的,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通过测定胸围差和肺活量的知识,使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3、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是本节学习呼吸运动的`基础,也是本章学习呼吸的全过程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学习比较容易,还能使学生体会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有利于学生建立学观点。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既是基础知识的难点,又是培养能力的难点。该原理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后经过推理、判断等过程来理解,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法建议

  讲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可利用挂图结合模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观察猪肺或其他动物的肺(看实物),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哺乳动物肺的永久切片,使学生对肺和肺泡的结构有感性认识。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的授课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交流,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亲自验证呼吸运动,这样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可演示有关人体呼吸运动的动画型软件,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此外,可设计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呼吸的频率,可安排学生实习活动:测试平静时与运动后的呼吸频率,来获得知识,同时也加强对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为什么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16~18次的理解。人工呼吸让学生在课上练习,提高学生的救护能力。

  另外创造条件作好测定肺活量和胸围差的实验。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引入:前面讲了营养和营养的运输,我们人类能够正常生存,除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外”,还有什么东西我们不能离开呢?

  (学生随意答),对,这就是空气(O2)

  空气如何进入人体内?或人需要的O2通过哪一生理过程获得?—呼吸作用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进行新课:安排学生活动——憋气,让学生体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呼吸。

  让全体学生像游泳练憋气那样,吸上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同时,教师读秒,请学生自己记时。练习三次,看全班谁憋气的时间长?达多长时间不喘气,体会憋气的感受。

  不管你憋气的时间有多长,最终你还是得呼吸,人如果因特殊原因,几天不进食,人体还能维持生命活动,但无论有什么原因,几分钟不呼吸,人体将会窒息甚至身亡。可见,呼吸对人体非常重要。

还物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故事磁带、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教学重点: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教学难点:

  故事表演

  教学过程:

  1、倾听录音:了解故事内容,幼儿第一遍倾听后,告诉同伴故事的名称

  师生共同听故事录音:故事里都有谁?

  2、学说对话,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出示背景图和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讲述故事:

  小青蛙看见小鸭子、小乌龟是怎么说的?

  小动物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故事内容,教师巡回

  聆听:为什么要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3、情景表演,体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感: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

  大班幼儿带弟弟妹妹一起表演,进一步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4、经验迁移、表达感受:

  你会将自己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故事表演给大家看吗?

  幼儿表演,教师观察、鼓励幼儿。

  5 小结讲述幼儿表演情况。

还物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扦插过程的示意图,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实例参考课时:2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1、有性生殖(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植reproduction)例如桃树是由果实中的大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的。这分析以上不同的例子中产生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2、无性生殖(思考、讨论和分析植物无性生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reproduction)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而受精卵则是两性用块茎繁殖,像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描述嫁接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3、无性生殖的应用----观察思考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

  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让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描述嫁接的一般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学生分组讨论和设计探究影响体会影响嫁接接等。嫁接:苹果、黎、桃等果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插树是利用嫁接的方法来繁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能育优良品种的。扦插材料如甘薯、葡萄、菊、月组织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汇报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生产实法;4、植物无性生殖的条件环境条件: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通过饲养家蚕等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通过“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课前准备

  教师:组织部分学生饲养并观察某种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准备昆虫生殖发育过程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饲养并观察记录其生殖发育过程参考课时:2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热身:昆虫知识竞赛,蜻蜓点水以蚕为例了解昆

  质疑:你们听说过丝绸之路的故

  学生之间进行补充和完善,教通过组看后修正和完整描述蚕发或者将书上的图片点拨指导

  蜜蜂、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你得到了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激情、质疑

  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幼虫、蛹、成虫。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

  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部分学生表述交流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2、其他昆虫的发育像家蚕、蜜蜂、蝇、蚊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像蝗虫、蟋蟀、螳螂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对昆虫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形成全面的观点。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2、难点: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青蛙发育的过程录像片或标本,其他两栖动物的图片或录像带。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参考课时:1课时

  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让学生结合生活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

  青蛙都能鸣叫吗?

  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

  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

  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

  质疑:青蛙、扬子鳄、龟都是两点拨指导得出结论

  质疑: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

  知识回顾

  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卵----蝌蚪----青蛙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两栖动物可能是由鱼类进化来的。

还物的教案13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触觉、视觉、欣赏、表演、交流、游戏等手段用撕纸、绘画泥塑等形式,背出实物的形。并且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懂得怎样全面地了解事物。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触觉、视觉的感知能力。

  通过摸物背形的活动,学生能够全面的认识事物的外形和事物主要的特征。

  学生能够认识多种背形的形式。

  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触觉、视觉的感知等活动认识“物”。了解多种背形形式。

  难点: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的'特征和整体的外形。

  教学准备:

  生活用品、布口袋、彩纸、盒子等多种物品、泥塑作品、泥。

  水彩笔、辅助的装饰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拉耳朵放松活动

  二触觉感知“整体外形”

  1、出示物品[放在桌面]

  不用眼睛,仅凭双手就能了解这件物品的整体外形和主要的特征呢?学生摸物,

  然后将讲手拿开,用纸撕出外形。

  2:学生。

  A作业展示

  请学生举其作品,互相欣赏。[奖励又快又好的]

  B说感受

  3欣赏动画《盲人摸象》。

  A说感受

  三感知整体特征

  表演:出示一个盒子,分别请两个学生来摸物并用肢体语言表演出来。

  [教师道具]

  1让全班同学更具他们的表演,抓住特征,快速的画出来。[奖励]

  2揭示和中物

  3:既要管住“整体的外形”,又要留意“细节特征”。

  4揭示课题《摸物背形》。

  四了解多种背形形式

  1出示一件用泥塑制作的作品。

  其实在摸物背形是我们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背形,今天我们已经用了哪些形式?

  [学生:撕纸、绘画、表演、欣赏等等]

  五游戏作业

  每组桌底都有一件物品,当音乐响起的时候,组长拿出物品,同时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位置上活动自己的小手,当音乐停下的时候同学们停止,记住“三要”口诀:一要做好、二要管好自己的小嘴巴、三要管住自己的小眼睛。教师参与游戏。

  1[音乐响起]和老师一起活动小手

  [音乐停]坐好!

  触觉感知物品。

  背形[泥塑]

  2[音乐响起]起身互换位置

  [音乐停]坐好

  3背形完成,美化装饰[添加装饰材料等]

  六作业展示与讲评

  1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摆放作品。

  2全体同学互相欣赏作品。

  对自己的和别人的作品给予称赞和鼓励。

  七思维拓展训练

  两个小游戏

还物的教案14

  制作对象:

  袜子招财猫。

  制作目的:

  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

  准备材料:

  1、粗的线;

  2、细的线;

  3、大小剪刀各一把;

  5、针;

  6、水解笔;

  7、2只彩色袜子;

  8、铃铛;

  9、玩具棉或是棉花。

  制作步骤:

  1、首先要做招财猫的身体,想要做出一个胖胖可爱的'招财猫身体,塞入的棉花必须要充足。所以在将棉花塞入袜子中的时候,最好分次进行。

  2、棉花塞好后,轻轻将整体揉出一个梨形的形状。

  3、塑造招财猫的头部,头部的棉花大概是身体的四分之一,要注意袜子开口要留在后脑勺,不是留在正上方。

  4、然后利用隐藏线缝法将袜子的开口缝合,缝合后两边会有多余的两角,利用这两个多余的部分,做成招财猫的耳朵,拉挺!然后将整个形态揉成一个类似葫芦的形状。

  5、再用准备好的水解笔在招财猫的脸部画上五官,缝的时候根据画的位置缝,才能让整个表情更加生动。

  6、然后用平时的缝衣线就可将眼睛、胡须、嘴巴线条缝出,也就完成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为这个玩具增添一些饰品。

还物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了解数字8、9的实际意义,在生活中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能从多个物体中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数、点、物对应板”。

  2、学具准备:“数、点、物对应板”。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小手拍拍》

  小手准备,准备准备!

  拍拍小手眨眨眼,拍拍小手叉叉腰,拍拍小手动动肩,拍拍小手小手放膝盖。

  二、集体活动

  课件:1、“熊妈妈为熊宝宝买了一些皮球,请小朋友帮它数一数买了多少个皮球?”(出示数字8)8还可以表示什么?(课件:8个梨,8个圆点)

  2、“熊爸爸想给熊宝宝买9个皮球,请小朋友想一想,再买几个,就是9个皮球?”它又给小熊买了1个皮球,请小朋友现在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出示数字9)9可以表示什么?(9只蜜蜂,9个圆点)

  3、操作活动

  今天小熊都收到了爸爸妈妈送来的皮球,付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可以操作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玩“数、点、物对应板”点卡、数卡、实物三者结合,进一步提高幼儿口手一致按物点数的能力。)

  物点和数卡要交朋友,数字宝宝要来介绍它们认识,我们来帮它们3个好朋友到小房子里休息一下吧!

  四、游戏活动《我来说,你来做》

  1、根据数字做动作,教师任意出示数字8、9,幼儿根据数字做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捻指)。

  2、教师做动作,幼儿根据教师所做动作的次数找出相应的数字。

  3、教师拍铃鼓,幼儿听到声音后,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物结合:8、9,回家之后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作业纸》29-32页的活动。

【还物的教案】相关文章:

还物的教案11-05

高中物教案12-29

吉祥物教案03-12

还物的教案15篇11-05

高一生物教案02-02

人教版高一生物教案11-22

写物初中作文03-19

写物高中作文03-02

高二物教学总结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