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时间:2024-10-20 14:08:2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精选)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过除法算式来引出整除的概念,每个除法算式对应着一对有整除关系的数,如b÷a=n表示b能被a整除,a能整除b。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而现在的人教版教材中没有用数学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利用一个简单的实物图引出一个乘法算式,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这样编排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若老师对整除的概念不做讲解的话,今后的知识学习可能会造成一些缺陷,因此我在这课时中,结合老教材的`知识给学生进行了渗透,学生学习起来掌握的很好。利用除法、乘法都能很快的找到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

  因数和倍数是揭示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在课前谈话中我利用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我上课前利用班级中学生的父子关系和朋友关系来说明“朋友、父子”词语的含义,它是指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只能造句为“某人是某人的朋友”。这样的话局把生活中的相互依存关系迁移到数学中的倍数和因数,这样设计较自然贴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又帮助学生理解了倍数和因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先让学生根据乘法(除法)算式“一对对”地找出18、15、24的因数。通过“质疑”: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既找全又不遗漏呢?让学生思考并发现: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对对的找因数,能既找全又不遗漏。在探究倍数时,我则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在自己找因数和倍数练习后又总结了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我想这应该比教师的传授要好百倍。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起来十分轻松,教学设计尽量避免出现概念混淆、理解困难的问题。学生对新知掌握较牢,学生乐学,思路清晰。以上是自己教学后的一点感悟。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2

  这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化、活动化、合作化和情意化,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 操作实践,举例内化,认识倍数和因数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根据一道应用题,通过对学生队伍的理解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二、自主探究,意义建构,找倍数和因数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整节课中,教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知识。新课程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的多次合作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获得知识,发现特征,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3

  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出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是学生通过四年多数学学习,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

  在教学中,通过教授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并掌握他们的特征: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并通过观察比较几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知道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或倍数)叫做他们的公因数(或公倍数),且能够在几个数的因数(或倍数还)中找出他们的公因数(或公倍数)。

  接下来学习“2、3、5的倍数的特征”。发现2、5、3倍数的规律和特点。在此之前还要向学生教学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只有掌握了奇数与偶数,学习“2、5的倍数”的特征就会简单容易得多。而“3的倍数”的特征就是引导学生把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到的数如果是3的倍数的话,说明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那么,又如何让学生学习掌握质数与合数呢?在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把1~

  20的因数分别写出来,并按照奇数为一列偶数为一列来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然后归类整理:只有1个因数的有哪些数?有两个因数的有哪些数?有3个以上因数的有哪些数?学生分好之后,教师明确:向这样只有2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有2个以上因数个数的数叫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那么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就可以分为“1、质数、合数”三大类。

  为了让学生巩固质数与合数,再让学生找出1~100以内的所有质数:先划掉除了2以外所有2的倍数,再划掉3的倍数、划掉5的倍数、最后划掉7的倍数,所剩下的数就是质数,并且让学生数出、记住100以内有25个质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判定100以外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最后,再学生讲解介绍“分解质因数”,知道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然后对整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类,让学生熟记一些特殊的规律与数字,多做一些练习,加强的后进生的关注和辅导。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4

  一、尊重经验,把握思维起点

  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切入点,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一步。虽然受到学生心理年龄和生活经验的制约,他们的已有知识经验往往是琐碎而凌乱的,但是这其中却包含着学生个体的认知倾向、情感需要以及更复杂的情境性因素。课堂教学贴合学生的经验展开,会使得教学事半功倍。

  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在有些时候会对新知教学产生干扰,他们会被生活中的一些表象所迷惑而产生“习惯性错误”,或者因为旧知的过分强调产生负迁移。教师要理解这种错误,不能简单粗暴地进行否定乃至批评,而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反证的方法,在自我否定中让他们重新认识生活经验,从而获得知识经验的自然生长。

  比如,在教学复习“统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以及众数的不同特点,特别是平均数的意义和适用范围,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矛盾:在一次短跑比赛中,七名选手的平均成绩是41.3秒,张三的成绩是41.7秒,猜一猜张明可能是第几名?

  学生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张三的成绩比平均数要低,应当是中下水平。而当教师亮出七名选手的全部成绩时,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张三竟然是第三名。通过组织学生分析比较,他们认识到“平均数是会骗人的”,因为前两名的成绩太好,拉高了平均数,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了平均数的意义。

  二、思考为本,激发思维动力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如果过分地注重情境的趣味性,而忽视提供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兴趣非但不会持久,而且会让学生的思维形成惰性。因此,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即思考的价值去打动学生,唤起学生深层次的表现欲望,让他们享受思考的乐趣,从而培养长期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倍数”这一概念时,笔者引领学生充分地体验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思考伴随着整个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细致的知识结构。

  ①你能想到哪些3的倍数,请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把3的倍数写出来。

  ②你能把3的`倍数一个一个全部都写出来吗?为什么?那么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③你是从哪个数开始写3的倍数的?

  ④大家是怎么找到3的所有倍数的?

  ⑤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这几个环节中,让学生感受到3的倍数根本写不完,用省略号表示,显示了数学简洁性的魅力;再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引导学生发现并概括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使得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关注差异,利用思维弹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比如有的学生善于动手操作,有的学生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学生能够长时间反复尝试解决某一个问题……这些差异是教师必须予以关注的重要教学资源,积极面对并合理运用这些差异,能激发学生思维之间的碰撞,让学生的思维充满弹性和张力。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倾向,他们会产生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会有层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产生的解决思路有的比较繁琐,有的则简洁明快。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在多样化和最优化之间找到平衡。

  四、敢于标新,呵护思维自由

  学生总喜欢与众不同,他们往往不满足于教师和同伴的已有经验和想法,在提出独特见解并获得肯定后会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教师要呵护这种思维倾向,因为这其实是创新意识发展的契机,是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的原始驱动力。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5

  因数与倍数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因数是指能整除一个数的数,如6的因数为1、2、3、6。倍数是指一个数的n倍,如6的倍数有6、12、18、24等。需注意让学生区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二、因数与倍数的应用

  因数和倍数有很多实际应用,如在约数分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问题中都需要用到因数和倍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三、因数与倍数的记忆

  因数和倍数的记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通过多做练习和记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教具和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因数和倍数,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

  四、因数与倍数的.拓展

  在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基本概念后,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更多的相关知识,如质因数分解、倍数的性质等,以便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

  因此,在因数和倍数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实际应用的演示、记忆方法的引导和知识拓展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2、使学生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3、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1、操作活动。

  (1)小黑板出示要求: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

  (2)整理:全班交流,分别板书4×3=1212×1=126×2=12

  3、学习“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1)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摆法摆出了不同的长方形,而且还写出了3个不同的乘法算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乘法算式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出示:倍数和因数)

  (2)根据4×3=12,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倍数吗?12是4的几倍?12是3的几倍?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因数吗?

  板书:12是4的倍数,12是3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3是12的因数

  (3)根据6×2=12,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根据12×1=12呢?

  (4)练一练:从3×6=1836÷4=9中任选一题说一说。

  为什么4和9是36的因数?

  4、小结:根据乘法或除法算式我们可以确定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为了方便,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二、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1、谈话:在刚才的谈话中,我们知道了12是3的倍数,18也是3的倍数

  提问:3的倍数只有这两个吗?

  你还能再写出几个3的倍数?

  你是怎样想的?

  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地说出3的倍数吗?

  你能把3的倍数全都说完吗?

  可以怎样表示?

  2、议一议:你有没有发现找3的倍数的小窍门?(在找3的倍数时,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用1、2、3……与3相乘,每次乘得的积都是3的倍数)

  3、试一试:

  (1)2的倍数有

  (2)5的倍数有

  4、想一想:观察上面几个例子,你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5、练一练:想想做做2

  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提出问题: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3、交流整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4、试一试(既要一组一组地找,又要按次序排列)

  15的因数

  16的因数

  5、比一比:根据上面几个例子,你发现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和同桌说一说

  6、练一练:想想做做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提高

  1、判断

  (1)12是倍数,3是因数

  (2)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3)25以内4的倍数有:4,8,12,16,20,24……

  (4)6的最小倍数是12,12的最小因数是6。

  2、看谁反应快

  游戏准备:学生按学号编成连续的自然数。(课前)

  游戏规则:凡是学号符合以下要求的,请站起来,看谁反应快?

  (1)谁的学号是5的倍数

  (2)谁的学号是24的因数

  (3)谁的学号是30的因数

  (4)谁的学号是1的倍数

  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是在提问:“根据4×3=12,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倍数吗?12是4的几倍?12是3的几倍?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因数吗?”时,发现学生根本不能回答,本来以为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应该对这部分的内容有所了解,能顺利回答,但是在课后与三年级的教师交流后发现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安排。由此,我想:新课程实施了五年,我其实还是门外汉,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教材编排具有连续性,而老版本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安排在一起,注重深度。看来教师不光要关心自己年级的教材内容,还得知道整个教材编排体系,知道各个年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不是降低要求的发展或者是被强行提高要求的发展。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7

  1、在导入的过程中,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上的除法算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把所给的算式按照特点进行分类,激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为下面研究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效地实现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链接。

  2、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直观感知,让学生自主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进而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3、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由于个人经验和思维的差异性,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但这些不同的答案却成为探索新知识的资源,在比较不同的答案中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倍数的方法。既留足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猜测。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8

  去年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这一单元时,依照学生预习、阅读课本进行教学,老师没有作过多的讲解,从学生的练习反馈中,部分学生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错误百出,反思教学后,觉得用课本上列举的方法,真的很难一下子准确找到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如: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有学生写80,25和50的最大公因数有学生写5。……调查询问学生找两个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或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感受,他们都说“太麻烦了”。

  今年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这一单元时,我在去年教学《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

  一、仍然是将预习前置。

  二、动手操作,想象延伸。

  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感知效果,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是促进形象思维发展的有利途径。例题教学中让学生动手铺,铺后想,想后算,算后思。

  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拿出手中的图形,动手拼一拼。

  学生分组操作,用除法算式把不同的摆法写出来。

  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以直观的操作活动,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经历公倍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思考:根据刚才铺正方形的过程,在头脑里想一想,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在小组里交流。

  三、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先用“列举法”教学“求两数公倍数与公因数”;在学生相对较熟练的.时候尝试让学生直接说出公倍数与公因数;在此基础上适当介绍后面的阅读知识,但不要求学生使用。

  四、在教学了用“列举法”“求两数公倍数与公因数”的知识之后,适当提高训练难度,将求“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合并训练。通过联系“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引导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扩倍法等其它的方法。要求学生根据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这样,给学生结合题目中两个数的特点,自主选择方法的空间,学生比较喜欢,掌握较好。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感悟、概括出了一些特殊情况:(1)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其中较大的一个数,最大公因数是其中较小的一个数;(2)三种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乘积的情况(“互质数”这个概念学生没有学到):①两个不同的素数;②两个连续的自然数;③1和任何自然数。

  课后反思:

  一、预习后的课堂教学,还要教,直接放手要出问题。

  二、介绍一下短除法是有必要的。但不能直接按传统的教学思路以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简单代替列举法。

  三、应逐步鼓励学生把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过程想在脑中,直接说出结果。引导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后探索其它的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内容,适当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9

  一、让学生在反思中继续“探究”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去探究,去发现,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活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一内容时,学生很难想到把分母去分解质因数,去寻找规律。我把一组分数抛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先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这时学生发现这些分数有的可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反思、回顾:在学习小数化分数时,其实小数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这些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一个相同数,都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接着学生进一步探究:怎样看一个分数可不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呢?学生自然而然地观察分数的分母,发现分母的质因数中只含有2和5,这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接着老师故设骗局,3/15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吗?学生脱口而出:“不能”。老师用疑问的口气问:“真的不能?”这时有的学生发现上当了,3/15其实是1/5。所以它能化成有限小数。反思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刚才上当受骗的过程,总结(得出)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不仅要看分母的质因数中只含有2和5,还要看这个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

  在这次探究过程中,教师没有简单的告诉学生怎样去做,而是引导学生运用质疑、反思、比较等数学思维方法,通过知识的前后联系,逐步转化、归纳、整理,反思思路的成功点(发现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反思思路的失败点(非最简分数不能直接判断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自然生成结果。学生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不仅知道什么样的分数可化成有限小数,还体验理解了为什么分母中含有质因数2、5的分数可化成有限小数的道理。他们充当了一次发现者、探究者,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二、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走进学习活动,并且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自主反思等学习方式,逐步积累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人性化感悟,从而自然的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教学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课结束时,我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自己反思、相互交流这一堂课的学习结果。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这节课的知识和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这时学生甲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个想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求两个数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我想只要用大数翻倍法来求”。“什么是大数翻倍法呢?”“就是用其中的较大数分别乘以2、3、4等,找它的倍数,然后判断这个倍数是不是刚好等于较小数的倍数,如果是,那么它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找9和12的最小公倍数,只要用较大数12去翻倍,扩大3倍是36,36刚好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这种方法较简便” 。学生随即兴奋起来,都试着用这种方法求最小公倍数。这时学生乙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只要用小数缩倍法,也就是用其中的较小数去缩小一定的倍数,然后判断这个数是不是刚好也是较大数的约数。”学生有“大数翻倍法”求最小公倍数的经验,很快就理解了“小数缩倍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这时学生丙站起来发表意见:“老师,这种方法对数字比较大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不够方便,我觉得还是用短除法较好。”

  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反思整理所学的知识,发现用大数翻倍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小数缩倍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并且通过比较发现了它的优缺点,令人惊喜不已。这种反思中的感悟让人兴奋。真是不可预约的精彩。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此过程中,应该说感悟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让学生在反思中“创新”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目的在于以思维信息的相互刺激和激发,达到思维的扩散和互补作用。教师要善于设置这种情景,让学生的数学知识通过自身的“再创造”,纳入其认知结构。由于不同学生在学习时思考的角度、认识方式上存在差异,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适时地进行反思。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所学的内容,更可以了解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这样学生才学得灵活,触类旁通。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0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过除法算式来引出整除的概念,每个除法算式对应着一对有整除关系的数,如b÷a=c,表示b能被a整除,b÷c=a,表示b能被c整除。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而现在的人教版教材中没有用数学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利用一个简单的实物图(2行飞机,每行6架)引出一个乘法算式2×6=12,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我觉得这局部内容同学初次接触,对于同学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尤其对因数和倍数和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不是很好理解。我通过捕获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协助同学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在上课之前我特意和小朋友们玩了一个小游戏。用“ 我和谁是好朋友”这句话来理解相互依存的意思。即“我是谁的好朋友”,“谁是我的好朋友”,而不能说“我是好朋友”。同学对相互依存理解了,在描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就不会说错了。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特别注意下面几个细节来协助同学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一是教材虽然不是从过去的整除定义动身,而是通过一个乘法算式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但实质上任是以“整除”为基础。所以我上课时特别注意让同学明白什么情况下才干讨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我举了一些反例加以说明。二是要同学注意区分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同一个乘法算式中,两者都是指乘号两边的整数,但前者是相对于“积”而言的,与“乘数”同义,可以是小数,而后者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两者都只能是整数。三是要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区别。“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可以说“15是3的5倍”,也可以说“1。5是0。3的5倍”,但我们只能说“15是3的倍数”,却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我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协助小朋友们认真理解辨析,所以同学一节课下来对这组概念就理解透彻了,不会模糊了。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1

  教学中我发现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与原来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这里的处理的方法有所不同,我在教学时做了一些改动,让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然后自己用算式把摆法表示出来。这样学生的算是就不局限于乘法,有一部分学生写了除法算式。这样学生很容易感悟到不管是根据乘法还是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到因数和倍数。因为现在也有很多学生学习奥赛,所以我从整除的角度也介绍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由于这节是概念课,因此有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完全被动的接受。如让学生思考:你觉得3和12、4和12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对乘除法学生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因此不少学生能说出倍数关系,可能说得不很到位,但那是学生自己的东西)。当学生认识了倍数之后,我进行了设问:12是3的倍数,那反过来3和12是什么关系呢?尽管学生无法回答,但却给了他思考和接受“因数”的空间,使学生体会到12是3的倍数,反过来3就是12的因数,接下来4和12的关系,学生都争者要回答。

  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36的因数,对于刚刚对倍数因数有个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找36的'因数,我巡视了一下五分之一的学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数学生写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找36的因数,如何找不重复也不遗漏。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刚才的方法进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这不比老师给予的有效得多。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2

  这是自入职以来第一堂得到李老师指点的课。感觉得到李老师课堂上对学生信任。也让我更深一步的体会到,只有学生自己找出来的规律,特点,才能理解的更透彻,掌握的更牢固,应用起来更有效率。平日里,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很多规律甚至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的,虽然课堂教学的速度有了,但是效率并不高,后期教师要花费的时间更多。那才是真正的丢了西瓜捡芝麻!

  下面从几点来分析本节课

  一、优点

  课堂掌控力不错,教师的个人素质也不错。

  二、不足

  1、 是除不尽的`。但是课堂上,我却当做了能除尽的。思考出现这个错误的原因,是自己对课堂、对学生的预设不足!

  2、26是13和2的倍数,13和2是26的因数------大家发现没有,大的是倍数,小的是因数!

  我非常清楚,倍数、因数是有依存关系的,而不能单独说,但是课堂上却说出了“大的是倍数,小的是因数”这样一句有问题的话。失败!

  归结原因,还是课堂太想投机取巧。作为一个引导学生入门的老师,在知识的门口,真的不能有丝毫差池,更不能为了一时的省事,而为后面的教学买下祸根!

  三、除了错误,还有很多做的复杂、不到位的地方。

  1、开篇之时,复习自然数,是为本节课作知识铺垫用的,但是,问题中的“自然数有什么特点?”却是一个设计失败的问题。已经学到高等数学的我,自然之道,自然数的特点到底有多庞杂!根本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的,但是我却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2、给定12张卡片列除法算式求商时,可以限定时间30秒,看说写的又多又准确。也就是说能全员参与的,就单独。让学生在数学作业纸上写完后,可以抓条,然后教师可以挑选着在摘录一些。这样准备充分,也可以为后面的分类打下坚实的基础。

  3、找个一个数的因数时,要先找,在订正,最后让学生说说做法。而后更正练习,接着判断,说方法。只有清楚的说出了方法,才能保证学生是真懂了。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总结一些自己的做法,比如用乘法找因数,乘到几就不乘了。用除法也是,除到几就不除了!(这个数的中间位置)

  4、本节课最好的量是到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就可以了,接着归纳一个数因数的特点部分就拖堂了。内容不能很好的在一堂课中充分的展现!

  一堂课教会了我很多,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李老师后来的引导,让我清楚的看到了学生的聪明,学生的观察力!要相信学生------首先要给学生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否则,学生的思维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发展!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提升。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3

  因数和倍数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一内容与原来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教材是通过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并写乘法算式来引入因数和倍数。我在教学时做了一些下的改动,例题从12个相同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开始教学,学生对这个活动已经很熟悉,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不同的拼法,都能顺利地拼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因此,我要求不用12个正方形拼,而是在脑子里“想像拼”,不能想象的就在本子上“画拼”,“拼”好后,我也要求只用一个乘法算式表示你的拼法,这样不仅节省了不少时间,更主要的是我觉得这样的操作活动,虽然看起来不热闹,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思维被调动起来了,主动参与到了知识的学习中去了。

  能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在根据1×12=12,2×6=12,3×4=12三个乘法算式说出了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后,教师紧接着提问:12的因数有哪些?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算式很快可找出12的因数,接着再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一个乘法算式可以得到12的几个因数?在学生回答之后,我接着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自己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在汇报时,重点解决如何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虽然这样的教学设计,看起来学生的主动探索过程好像削弱了好多,但根据试上这课时的情况看,这样的'设计比直接让学生自主探索36的因数有哪些学习效果要好一些。直接探索36的因数有哪些,放得太开,学生无从下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有的不知道该如何找因数,有的没有找全,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后接着去找36的因数,那么他所关注的是如何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这样的思考更有针对性,目标也更明确,对知识的掌握也能做得更好。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4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第一节《倍数与因数》是一节概念课。关于“倍数和因数”教材中没有写出具体的数学意义,只是借助乘法算式加以说明,进而让学生探究寻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通过备课,我梳理出这样一个教学脉络:乘法算式——倍数和因数——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倍数。从教材本身来看,这部分知识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没有什么生活经验,也谈不上有什么新兴趣,是一节数学味很浓的概念课。如何借助教材这一载体,让学生在互动、探究中掌握相应的知识,让乏味变成有味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点教学体会。

  一、设疑迁移,点燃学习的火花。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采用一道脑筋急转弯题作为谈话引入课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例中隐藏着共同点:一一对应、相互依存。对感知倍数和因数进行有效的渗透和拓展。

  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我依据学情,设计让学生独立探究寻找2的倍数、5的倍数,学生发现2的倍数、5的倍数写不完时,通过讨论,认为用省略号表示比较恰当,用语文中的一个标点符号解决了数学问题,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学生从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快感和掌握新知的.成就感。

  二、渗透学法,形成学习的技能。

  由于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无限”、又如何有序写出来呢?我让学生尝试说出3的倍数。学生找倍数的方法有:依次加3、依次乘1、2、3……、用乘法口诀等等。我组织学生展开评价,有的学生认为:从小到大依次写,因为有序,所以觉得好;有的学生认为:用乘法算式写倍数,既快而且不受前面倍数的影响,可以很快地找到第几个倍数是多少,因为简捷正确率高所以觉得好。如此的交流虽然花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但是学生从中能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发展了思维,这才是最宝贵的。正所谓没有一路上的山花烂漫,哪有山顶上的风光无限。

  三、学练结合,及时把握学生学情。

  在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初步认识了倍数和因数以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练习中加深理解概念;在探究出找倍数的方法以后,及时让学生写出2的倍数、5的倍数,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并适时进行针对性练习,巩固新知。

  课尾,我设计了四道达标检测练习,将整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概括,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较,对本节课重要知识点进行检测,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情。

  纵观整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尝试练习、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加以引导,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学生在思维上得到了训练,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5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必须的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课堂中,我首先让学生理解分类标准,明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在例1教学中,首先根据不一样的除法算式让学生进行分类,同时思考其标准依据是什么。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学生得出:第一种是分为两类:一类是商是整数,另一类是商是小数;第二种是分为三类:一类商是整数,一类是小数,另一类是循环小数。究竟怎样分类让学生在争论与交流中达成一致答案分为两类。然后根据第一类情景得出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要贴合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在整数除法中,二是必须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其次,厘清概念倍数和几倍,注重强调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性。在教学中能够直接告诉学生因数和倍数都不能单独存在,不能说2是因数,12是倍数,而必须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对于倍数与几倍的区别:倍数必须是在整数除法中进行研究,而几倍既能够在整数范围内,也能够在小数范围内进行研究,它的研究范围较之倍数范围大一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练习设计容量少了一些,导致课堂有剩余时间。

  2.对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还应当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用字母来表示。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07-02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04-22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热门】10-20

【热】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5篇07-25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5篇[合集]10-20

五年级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05-30

五年级数学《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0-25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反思05-21

因数与倍数二教案02-24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