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生物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
今年第一年担任高三教学工作,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家人的支持、学校的信任及学生的期盼给我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兴奋的是有了提高和升华我的教学经验的机会。回顾这一年高三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工作上,以课本为主题,以高考考纲为主线,帮学生系统整理所学知识。
进入高三前,我仔细做了这几年高考考题,大致了解了考题方向,保证复习方向与高考命题思路及范围较好地保持一致。按照考纲,逐个讲解、落实。认真复习基础知识。生物知识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基础不牢,反应迟钝。复习中,把课本梳理一遍,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基本的实验原理,操作,设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系统整理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认真分析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查找试题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对知识进行网络整理,建立起知识体系,通过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方法再现知识,让知识在大脑中形成联系,进一步督促学生去理解知识,加强审题,提高正确率,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精练精讲,注重解题策略。平时练好基本功,作好基本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可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争取拿高分;基础较差的同学,以基本题目的练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领略解题技巧,寻求正确的解题策略。
二、教育工作上,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协助班主任做好心理疏导。
林涵(化名)是一个羞涩内向的姑娘,一直因为成绩不好,心理脆弱,心理压力极大,不敢抬头走路。班主任是位男老师,也不敢深说,怕措辞不准就伤害了她,使她精神崩溃。由于科任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更近,我就利用课余时间跟她从闲聊开始,然后她开始可以和我聊一些学习上的困惑,我没有讲一些大道理,只是一“过来人”身份以自己的亲生经历开劝导她,使其放松,使其自信。
廖凡(化名)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但学习习惯非常不好。高三了,仍然上课坐不住,一个无聊的笑话要大声的笑半天。我抓住他应试飞行员的机会,先帮他分析飞行员无论从就业、待遇,还是社会地位都有明显的优势,让他从试试看的心态越来越认真的对待这件事;随着一轮一轮考试,淘汰的人越来越多,而他顺利晋级,树立了他的自信心,而利用他对胜利的渴望,只需最后高考成绩的成功,帮助他克服自身的毛病,是他的生物成绩已经由不及格进步到及格,并能分析的头头是道。
三、教研工作不放松
本学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参加“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案例研修展示邀请赛”并获优秀奖。继续区级课题《理化生实验课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相关工作的开展,市级课题《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顺利结题。并且论文《模拟探究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获市级三等奖,在本校组织的青年教师学术论坛比赛中获优秀奖,青年教师创新论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复习进度把握不准,速度较慢。
2、补缺补差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3、尖子生特别辅导工作欠到位。
“教无止境,学更无止境”,教师从课本、教学杂志中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但是也可以从教学实践中、从学生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更具有个体性、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生动的学习的过程。反思这些问题,更有助于我们高中生物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2
(一)经验
1。放慢速度,注重基础,顺利过渡。
高三新教材知识内容多,刚进入高三,知识突然增多,难度加大,学生会觉得不适应。学习的难度虽大,但是仍然注重考查基础知识,这时应该放慢教学速度,使学生在课堂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帮助学生慢慢过渡,逐渐适应高三的生物学习。
要认真理解生物学的各个概念、定律。看书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学生们对概念的要点一般都是清楚的,对概念还需要理解,要下工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题海。学生做题里面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理解错了,或者概念模糊,这样造成的错误是大量的,而且这些错误如果不去发现,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会错很多次,而自己还不知道怎么错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错了一道题,要知道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索的过程,才能有所提高。没有反复思考,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进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题,对于典型的题目,过去高考代表性的题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应用哪个概念以及规律?怎么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概念搞清楚。高三复习阶段切忌脱离课本,利用大量的参考书和练习册。教科书是最精练和全面的,对它要读熟、吃透
2。以旧代新,建立知识体系。
高三第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第三册书,但是高三的新教材知识是在高二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的一些深入的应用,从高考的最终任务出发,最好方法就是以旧代新,把高二两本教材的内容加进来,先复习,逐步深入,再引出高三教材的新知识,这样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还应注意,现在的学生,初中学习的生物知识所剩无几,高中课本对这些知识的涉及也很少,但是高考对知识的考查非常全面,复习时应有目的的把一些重要的初中知识整合到高中所学得知识中,帮助学生全面的复习。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由于高三教材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住运用多媒体的过程,我针对教学的内容查阅了大量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修改后,运用于课堂教学,例如框图,表格,图片,录像等媒体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同时也节省了课堂写板书的时间。
4。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生物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近几年来,生物高考愈发注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等。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考察也逐渐增多,例如:无土栽培与植物的矿质代谢、癌变与生物的变异、环境与生态学知识、光合作用与粮食增产等等。所以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去关心跟生物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且学会将学到的生物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
5.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强调考生的实验能力。有的题目是改正错误的实验步骤、有的是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或分析实验现象等。这些题目从方案到结果的分析都是开放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肯定不行;照着教材的实验设计依样画葫芦做实验也不行。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真正弄懂实验原理,弄清实验中每一步设计的科学依据。要让学生掌握整个中学阶段生物学实验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对比实验法、单因子实验法等。同时应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教训:
1。精简习题
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有的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一定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知道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发、更要知其所以然。现在理综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在高考前,学生做过的试卷就是复习重点,尤其是以前做错的题,不应该羞于拿出来,实际是学生积累的一笔财富。
重点突出,全面复习,不能“押宝”。有人说做历年的高考题,能预测高考的出题方向。高考内容显然是主要考主干知识,但不可能避免个别偏题、怪题,涉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复习要把握复习主干知识,但不能忽略小节。猜测或给学生猜测考哪部分内容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实验题,但是考的知识点,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复习必须全面。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都要认真分析。
布置给学生的练习一定要精简,不能图多,否则学生做了很多题,任务重,却抓不住重点,效果反而不好。精选习题就需要老师去做很多题,并且细致的整理,归类。例如有针对性的找出不同的难度的题目适合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去练习,某一类型的题不图做得多,弄懂综合的一道题,一系列题目都可以掌握。
2。鼓励学生多讨论,多思考,培养分析能力
教学中不能只顾自己讲解,一味的讲授式,使学生长期的只是被动的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多的应该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并且去交流讨论,找到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理解老师的讲解,同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讨论就可解决,老师不必题题讲解,耽误课堂时间。
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盲目地拿着答案来对,凡是跟“答案”一样的就算对,不一样就算错。实际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把题拿给学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认真做一下,多听听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恰当,有没有新意。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应该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是教师自己得到提高。
(三):建议措施:
1。强调审题的重要性
高考中非选择题所占比重比较大,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偏差较大,但是并不知道如此答题的原因。做再多的题,仍然不会思考。原因在于学生不会审题,针对这个问题,平时练习中,注重训练学生在题目中划出关键词,找出考察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思考,并写出分析后的答案,使学生找到答案唯一的原因。
2.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高考试题虽然难度大,对能力要求高,但是考察的方向依然是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所以教学中仍然要注重落实基础知识。高三下学期我们要做大量的练习,讲评试卷的环节非常重要,我再讲题的时候,不是在讲某一道题为什么选A,更多的是,利用每一道题的4个选项,将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不厌其烦的带着大家重复,去复习,为的就是让学生对于反复去熟悉这些基本知识,熟悉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
3.训练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高三下学期,练习模拟题非常多,如果只是机械的做题,讲题,题目越做越多,错题越来越多,做过的再做也仍然出错,学生感觉收获并不大。这样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对做过的习题有目的的归纳总结,例如:针对考试说明,找出高考考察的知识点,把比较重要的几套题目分别进行整理。同一个知识点,可以考察的方法很多,可以正向推理,也可以逆向思考,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难点就更容易突破,学生印象也比较深刻,总结的资料也有利于后边的复习。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3
20xx—20xx学年度我在高三A组担任高三(2)班、(3)班和(5)班的生物课教学任务。并担任学科组长的工作。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全面复习是高三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经过一年的努力和付出,现将复习情况总结如下:
1.复习时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前提,没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解题效率、综合能力就不可能提高的提高。我们的复习以“教材”为本,以不脱离教材为原则。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是有目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多角度多层次的发问和引导思考分析,然后跟上典型题目的练习,通过典型题目来训练和巩固,加深记忆。以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并能成功迁移的能力。不搞题海战术,不追求学科间的综合,步步夯实教材基础知识。从20xx年的北京的理综生物题来看,考试内容紧扣教材,注重基础,没有偏题、怪题,基础性强,学生感觉难度降低。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复习方向是正确的。
2.整个复习过程中要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简单重复式的复习,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复习过程中要努力进行创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把握基础知识是点,构建知识体系,是贯穿整个复习中的主线。我们以每节考点知识为起点或平台,联系穿插相关章节内容,使知识结构合理化,让学生在消化记忆中构建知识框架,这种通过教师的引导,由个人融会各章节内容而完成的知识网络,便于迅速准确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科学的解决问题。
3.严格把关、精选习题
复习时我们也选用了复习资料,但在每做一节练习时,我们之前都要经过认真挑选排除一些所谓的原创题、试题严重超教材,甚至有科学性错误的题。每一次检测,我们也要经过严格挑选,保证每次考试的质量,同时也保证了知识覆盖面的广度。06年北京理综生物试题中知识点的分布及所占分数如下表:
题号考查知识点所占分值所占比例1生物工程68.3%2光合作用68.3%3微生物的代谢68.3%4DNA复制、细胞分裂68.3%29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的代谢类型1216.6%30遗传变异1825%31人体的物质代谢及调节1825%可以看出试题全部考查的是考试说明中的主干知识,同时也说明复习过程中我们挑选习题的做法是正确的。
4.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的知识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或通过实验得到实证的。基础实验的复习一方面要求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能将这些实验、实习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复习时我们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实验题的解题技能、技巧的形成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实验与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及解答实验类试题的基本技能。试题最后一道题给出了:“从突变植株中获得了高蛋白显性纯合体,为验证该性状是否有一对基因控制,请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设计题非常新颖,可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并理解了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同时还考察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特殊现象,学生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得高分。
今后高三的复习工作,我会依然本着这几点原则努力的做好高三的复习教学。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4
在第二轮复习中注重解决好知识综合,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构建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适应高考。根据第一轮复习后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相应的复习策略,在第二轮复习中,复习专题的选择,习题的精选,培养解题技巧是工作重点。
蒋美金说:第二轮复习要注意3点:
1、进行专题的选择;
2、习题训练安排合理;
3、要注意最后3周的查缺补漏。
吴荔娟认为:第二轮复习专题的选择要作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学科内跨章节的专题,如“植物代谢与调节”专题,涉及必修本的植物生理,调节及选修本第二章。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理顺在第一轮复习中零散的知识点,建立起完整的关于植物学知识的体系。二是根据某一知识点,将与之相关的跨章节知识归纳在一起,如蛋白质专题,生物能量专题、生物育种专题、创新实验设计与分析专题等。这种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具体过程的分析能力十分有效,具体内容在各种复习资料中都可找到。
谢志强认为:在第二轮复习中,习题的选择对于提高学生得分能力的提高十分关键,由于我校每周安排一次理综测试占用一课时,如果习题的讲练过多,影响到专题的分析,所以根据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针对历年高考试题特点,进行习题的精选,重编工作是必要的。
陈健健认为:在二轮复习结束后,在复习最后阶段,师生要从综合模拟题中走出来,学生回归教材,找出做过的试卷,温习“错题“,查缺补漏,教师随堂指导,可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集中讲解,一般不再进行统一测试,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轻松应付高考。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5
经过高中两年的用心准备,05年高考已经结束。6月9日昌平区全体高三教师齐聚进校参加“高考”,我认为目的有三:1、认识高考试题、2、体验学生的感受3、透过亲自做题,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败。
今年高考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各科试卷整体平稳,在试卷结构、题目数量、题型和赋分比例等方面和考试说明持续高度一致,没有出现超纲现象,没有出现科学性和政治性问题。首次依据新教材命题,在严格遵循新教材和新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三科命题顺利实现了“平稳过渡,稳中求变”。(2)各科试题平和,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突出潜力,导向正确,区分度好(3)试题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时代感强,北京特色逐渐显现,对于今后中学的教学、教研工作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理综生物试题也基本具有以上特点。前三个选取题比较基本,只要认真复习,都能够做对,第四、五题难度加大,需要考生具有必须的分析、推理潜力。有关蜜蜂的试题综合性强,考到了生物间的关系,性别决定、动物的行为类型、遗传的基本规律等。不育逐级设问,难度逐级增大。我个人认为“蜜蜂”这个“实验”材料选取得不够好,一是学生对它不太熟悉,另外它是分为“工蜂”(雌性,受精卵发育成,不育)、“蜂王”(雌性,受精卵发育成,可育)、“雄峰”(雄性,未受精卵发育成),这个物种具有特殊性。还有它的“卫生型”和“非卫生型”只有“工蜂”才表现出来,“蜂王”和“雄峰”就应不能够称为“卫生型”和“非卫生型”,题中的遗传图谱给出“卫生型”和“非卫生型”容易误导考生这一对相对性状,当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贴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可巧由于雄峰“来源”特殊,测交后代同样表现出四种类型。海淀区20xx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的48题与这道题十分相似,但是,题干中提示了“半卫生型”,避免了以上的误导。由于海淀考生可能都做过这道题,虽然在互联网上也能够找到这道题,但是作为北京市的高考题出现,显然这道题对全市其他区县的考生是不太公平的,要是纯属偶然的话,全市其他区县的考生
是运气差。最后的一道题是关于微生物的,个别问(如接种方法:平板画线)有些刁钻,大学本科四年,微生物接种、培养肯定做过若干次,但是我在做题时没有答出来,我估计考生能答出来的就应微乎其微,但是它的出现可能会促使各个中学把无菌室建立起来,让学生不再“纸上谈兵”,我估计即使学生动手操作,也不必须能答对。
透过自己“参加高考”,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反思如下:
一、要认真理解生物学的各个概念、定律。看书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学生们对概念的要点一般都是清楚的,对概念还需要理解,要下工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题海。学生做题里面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理解错了,或者概念模糊,这样造成的错误是超多的,而且这些错误如果不去发现,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会错很多次,而自己还不明白怎样错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错了一道题,要明白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索的过程,才能有所提高。没有反复思考,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进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题,对于典型的题目,过去高考代表性的题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应用哪个概念以及规律?怎样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概念搞清楚。
二、高三复习阶段切忌脱离课本,利用超多的参考书和练习册。教科书是最精练和全面的,对它要读熟、吃透。例如,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必须是所有生物教师都复习的: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好处,与生物群落“J”型增长的区别等,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考它的纵坐标的含义是什么。我做完高考题后再看答案,心想这下可完了,在复习过程中这点我没有强调让学生看书。结果印证了我的想法:抽查了昌平区六百多份试卷,此空无一人得分,几乎所有的考生都答成了“微生物的种群数量”,而无一人答“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对数”。由此能够看出:人们的思维容易构成必须的“定式”,把高考考过的资料全都当作重点;教师的复习导向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太深刻了。提高做题的质量,要养成良好的做题的习惯。往往作题,做了成百上千道题,如果没有真正的领悟到自然科学的概念,再做类似的题仍然是错的。所以,我想我们如何,就是做题的时候,既要认真的审题,读题,把读题审题要做好,个性是信息题,有一些题目带给了信息,我们首先要看懂这道题,从中获得一些解题的信息,从这切入,然后再进行先定性分析再进行定量分析,再看看适应哪些原理,这样提高做题的效率,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有的学生手里有超多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必须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资料,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明白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发、更要知其所以然。此刻理综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潜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在高考前,学生做过的试卷就是复习重点,尤其是以前做错的题,不就应羞于拿出来,实际是学生积累的一笔财富。四、重点突出,全面复习,不能“押宝”。有人说做历年的高考题,能预测高考的出题方向。高考资料显然是主要考主干知识,但不可能避免个别偏题、怪题,涉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复习要把握复习主干知识,但不能忽略小节。猜测或给学生猜测考哪部分资料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实验题,但是考的知识点,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复习务必全面。
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都要认真分析。
五、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盲目地拿着答案来对,凡是跟“答案”一样的就算对,不一样就算错。实际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把题拿给学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认真做一下,多听听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恰当,有没有新意。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应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是教师自己得到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深刻体会高考,反思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6
在第二轮复习中注重解决好知识综合,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构建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适应高考。根据第一轮复习后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相应的复习策略,在第二轮复习中,复习专题的选择,习题的精选,培养解题技巧是工作重点。
蒋美金说:第二轮复习要注意3点:
1、进行专题的选择;
2、习题训练安排合理;
3、要注意最后3周的查缺补漏。
吴荔娟认为:
第二轮复习专题的选择要作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学科内跨章节的专题,如“植物代谢与调节”专题,涉及必修本的植物生理,调节及选修本第二章。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理顺在第一轮复习中零散的知识点,建立起完整的关于植物学知识的体系。
二是根据某一知识点,将与之相关的跨章节知识归纳在一起,如蛋白质专题,生物能量专题、生物育种专题、创新实验设计与分析专题等。这种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具体过程的分析能力十分有效,具体内容在各种复习资料中都可找到。
谢志强认为:
在第二轮复习中,习题的选择对于提高学生得分能力的提高十分关键,由于我校每周安排一次理综测试占用一课时,如果习题的讲练过多,影响到专题的分析,所以根据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针对历年高考试题特点,进行习题的精选,重编工作是必要的。
陈健健认为:
在二轮复习结束后,在复习最后阶段,师生要从综合模拟题中走出来,学生回归教材,找出做过的试卷,温习“错题“,查缺补漏,教师随堂指导,可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集中讲解,一般不再进行统一测试,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轻松应付高考。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7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回归课本”“习题整理”是我们最常提及并要求学生贯穿始终的复习方法,但很多学生对此却很茫然。“回归课本”就是看书,但书要怎么看?“习题整理”就是把做过的题目再看一遍,看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应该给出具体的指导和方法。
一、回归课本
每堂生物课课前预备铃响之后,针对学生不能马上进入学习准备状态,我就给学生准确了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以及教学单元章节后的“本章小结”,由课代表负责,领学生们熟读,强化记忆。这样做,一方面,强化复习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为上课铃响之后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坚持已经半年了,效果还不错。
每堂生物课的最后五分钟,时间充分时,就进行动笔训练,如绘图训练,细胞结构图、细胞分裂图、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TP、影响酶活性曲线、遗传图解、DNA分子结构、神经元结构、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血糖调节、水平衡调节、体温调节、种群增长曲线、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关系图解、碳循环及能量流动图解等等,这些都是要求学生要会认会画会分析的内容,学生自己练习的效果并不佳,这样通过统一的强化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且老师可以及时的获得反馈信息,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上的这五分钟。
二、习题整理,弄清知识内在联系
高三的复习必须做一定量的的题目,如何把教材的内容转变成可以应用的知识,这是需要用做题来解决的。有些学生做了很多题,却并不能提高成绩,而有些学生只完成老师布置下的却能拿高分,这就是题目做到的程度不同。对于一些顶尖选手,题一遍即可,会了,也基本记住了,再次见到,可以立刻识别出来,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多题做了,却不能保证对,时对时错,没有把握,针对这类问题,我要求学生要及时回复,具体的做法是:
1、及时翻看,经常翻看已经做过的题目,特别是自己做错的,老师已经讲过的题目,把它们找出来,最好抄下来(可摘录关键错误点),就是很多学生都有的“错题本”。
2、通过看解析,老师的讲解,充分理解题目,找到问题的症结,是“审题问题”,还是“知识点记忆”还是“理解上”的对症处理。
3、亲自解答,这一步很重要,好多学生往往停留在上一步,看懂了就以为会了,可是再次遇到时,并不能保证会,必须亲自操作一下,实战一下,才能整理出清晰的思路,而且,过两天还要亲自解答一遍,不看任何解析,提示,三次下来,才能解决。这样的题目随着这样的处理会越来越少,达到高分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4、针对不会做的题目,也应该在看过解析,通过讲解后,采用以上的方法去解决,哪怕题量上少些,但能达到真正的会,这是很重要的。这是我在高三复习中的一些体会,愿与同行们交流学习。
教学效果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的具体体现形式就是学生成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都在问我们老师要成绩,所以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果也就是我们这些战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所应该努力寻求的目标,通过对本学年教学工作的深刻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相信以后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8
高中生物新教材充满着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新成果。新教材在吸纳原有教材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新教材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新方向。高中生物实施新课程教学,要转换教学方式,贯彻现代教育思想,建立起体现师生交流互动,学生探究学习的新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奠定基础。
1.挖掘新教材图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高中生物新教材每章首页图文并茂、诗情画意,引言发人深省。新教材以优美的画面、名人名言或对生命活动的生动描述,为教师开展直观教学,引导学生领略生命科学的魅力,调动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创造了良好条件。例如,“走进细胞”这一章引用了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的话:“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节,绘制了蚱蜢与绿叶的画面,编者附上一段生动活泼的文字描述:“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他们为生存而获取能量,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别开生面,内涵丰富的图文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欣赏优美图文的基础上,要认真思考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让他们钦佩于科学家睿智的思想和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格,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揭开生命科学神秘的面纱,从而在内心喷发出主动要求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强烈欲望和动机。
2.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各种栏目创设问题情境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较,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增加了许多提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每一节里都设置了诸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和“思考与讨论”等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置与安排,不仅为学生更好地独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体性起到启发和提示的作用,也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提供了素材。教师应把学习的自主权交回到学生手上,课堂教学要安排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要让学生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这些栏目蕴含的信息,巧妙地设计问题,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例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中的“问题探讨”栏目提出“你是怎样区分气泡和细胞的? 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细胞膜吗?”点出学生原有知识中的疑惑,将学生的思维带回到曾经学过的有关细胞知识中,激起学生对有关细胞膜问题的思考。借此,笔者取一个鸡蛋并打破置于培养皿中,并指导学生观察,告诉学生“卵黄是鸡的卵细胞,卵黄膜是卵细胞的细胞膜”。接着根据:“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启发学生推测,科学家是怎样确定细胞膜存在的。这种问题情景的设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大胆推测、讨论,甚至争论,为进一步探究细胞膜的学习打开兴趣之门。3.开发教材蕴含的合作学习因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设置了“技能训练”的栏目以及提供的“资料分析”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笔者分析了这些栏目的信息,大多提示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完成教学为佳。因此,课堂教学以合作学习小组(3 - 4人)为单位,组织指导学生讨论,相互帮助,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疑难。教师解疑,有时则向其他小组的学生“请教”,由愿作“导师”的学生解疑答难,教师则当“旁听生”。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师生平等、宽松舒畅的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论坛”。笔者也曾惊喜地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中,有些学生的发言表现其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经常性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必然会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列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利用新教材编排的探究实验开展探究式学习
新教材突出了生物学科的特点,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学生实际,安排设置了探究实验,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等。其目的是要求教师执行教学时切实贯彻探究性学习理念,让学生在探究实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学会开展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图文并茂,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内涵丰富,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应用;多种栏目设置,有利于教师组织开展探究学习和学生进行自主、主动学习。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通过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9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年级二个班的生物学教学工作。一期来,我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执行了学校的各种指令,认真完成教学常规工作,虚心向同仁学习。严格要求学生,课余常和学生交谈,征求他们的意见。从几次月考情况和学生的感受来看,生物成绩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只有极少数学生成绩进步不大,没有积极钻研的劲头。可以说较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得到了学生的好评,领导的肯定。
一.教学常规得以落实
把“备、教、批、辅、考”每一个环节落到实处,认真钻研大纲、高考考试说明、复习资料,精心备课,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课前反复研究考纲,对考纲中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忽视的问题加以强调,对考纲中的重点反复讲解,反复练习,让学生对考纲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熟练。查看大量教学杂志,对各地的新信息,新题型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把较好的资料,较好的新题印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高考的新动向,有针对性的复习。对学生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对学生中的普遍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找个别学生辅导。认真做好了每次月考的命题组考评卷分析工作,为了解学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指导教学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培优辅后
教书育人教学工作是一综合工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要发现,培养优秀学生,使他们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又要记住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心、爱护、辅导,所以这一期来,根据制定的培优辅后的计划,加以落实,全面提高。在教学中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职责。坚持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消除学生厌学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位学生成为真正合格的高中生。
三.教研工作又出成果
本学期,加强了教学研究工作和课题研究工作,由本人主持的《科学研究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一定的成效,课题总结成果《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在《学习方法报》上发表。
四、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刻骨铭心的教训,这一学期中,由于本人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虚心请教,解决疑难,大胆创新,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排除了教学工作中的障碍,不断自我完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教学工作能落到实处,学生越来越满意。论文《将新课程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在08年9月8日的《中学生学习报》上发表。
五.实验教学得到加强
针对近年高考实验内容增多和学生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差的特点,切实加强了实验教学:对所有常规实验进行实验操作的复习;补充了一些实验理论知识,总结了实验设计的方法;成功地组织了“实验展览”,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六.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全年出满勤。
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创造性地搞好生物课的教学,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知源中学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高三生物教育反思下塘中学师德,人们都愿意将它解释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所有为师者均应遵守的行业规范,行为准则.笔者以为,这种约定俗成的理解也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认识,尽管不很规范,严密,是一种朴素的解说,但却是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0
生物学科特点是知识点散乱,不容易形成知识网络,因此,许多高三同学下了很多功夫,成绩却提高不明显,这主要是复习思路不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
一、按照课程标准,指导学生看书许多同学进入高三总复习后,总是把许多时间用在了做题上,而忽略了看书,这种复习思路是不对的。考试考什么?是考教材,考试内容绝不会脱离书本,脱离课程标准,所以,我们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紧抓住教材,把没弄清楚的基础知识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作习题进行检测和查缺补漏。另外,看书容易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是无论做多少题都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对于高三学生,我的要求就是:回归课本。以书为主!做题为辅!
二、指导学生打牢基础,进行全面复习高考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对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即能力的形成需要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才能使你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在解答综合能力试题时游刃有余。所以我们在作题时不要好高骛远,简单题,基础题要保证得分率,这当然需要基础知识相当地牢固,而牢固的基础则来源于第一轮复习的看书情况。
三、把握主干知识,指导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主干就是书上的重点内容,打个比方,就好比一本小说的中心内容,如果让你把一本小说缩写一下,这些中心内容当然不能放弃。那么对于书上每一节的主干内容在哪呢,比如书上的黑体字,书上本节聚焦,就是主干,在我们阅读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画一下就了事,应该先把它记下来,进而理解,与前后联系,并要学会应用。不但针对每一节,对于全书来说,也有它的主干,也就是考试说明中对知识点要求较高的章节。
四、让学生重视记忆,理解,思考对于生物学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生物是文科,背一背就可以了,也有的人认为生物是纯理科的东西,应该以理解为主,这实际上就导致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人先记忆后理解,理解不了就算了。有的人是先理解后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记不住就记它个大概,我基本上属于后者。但我不能说前一种是错的,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学习方法,只能改善,不能强行改变。那么对于生物学科来说,记忆和理解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既要理解也要记忆,因为,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只有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抓住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懂学透,记忆起来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能容易区分。但有的概念太长,光理解了记不住也不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时记熟练了,也能帮助理解。另外,在理解和记忆的同时,要勤于思考,做到寻根问底,从而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带领学生进行生物总复习时,对于每个概念我不但学生记住,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对记忆,对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五、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六、及时归纳、总结在课下,经常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必要的。除了老师在课堂上归纳总结外,在做题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好的思路,以及对知识新的理解,或者是心得体会,最好在笔记本上总结出来,每次在考试前翻看一下,会对你提高生物成绩很有帮助。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1
一、获得的教学经验
1. 放慢速度,注重基础,以旧代新,建立知识体系。
高三第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复习三册书,但是高三的内容是在高一,二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的一些深入的应用,从高考的最终任务出发,最好方法就是以旧代新,先复习,逐步深入,再引出新知识,这样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还应注意,现在的学生,初中学习的生物知识所剩无几,高中课本对这些知识的涉及也很少,但是高考对知识的考查非常全面,复习时应有目的的把一些重要的初中知识整合到高中所学得知识中,帮助学生全面的复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由于高三复习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住运用多媒体的过程,我针对教学的内容查阅了大量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修改后,运用于课堂教学,例如框图,表格,图片,录像等媒体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同时也节省了课堂写板书的时间。
3.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生物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近几年来,生物高考愈发注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等。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考察也逐渐增多,例如:无土栽培与植物的矿质代谢、癌变与生物的变异、环境与生态学知识、光合作用与粮食增产等等。所以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去关心跟生物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且学会将学到的生物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
4.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强调考生的实验能力。有的题目是改正错误的.实验步骤、有的是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或分析实验现象等。这些题目从方案到结果的分析都是开放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肯定不行;照着教材的实验设计依样画葫芦做实验也不行。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真正弄懂实验原理,弄清实验中每一步设计的科学依据。要让学生掌握整个中学阶段生物学实验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对比实验法、单因子实验法等。同时应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教学中做得不到为的地方
1.精简习题
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有的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一定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知道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发、更要知其所以然。现在的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
重点突出,全面复习,不能“押宝”。有人说做历年的高考题,能预测高考的出题方向。高考内容显然是主要考主干知识,但不可能避免个别偏题、怪题,涉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复习要把握复习主干知识,但不能忽略小节。猜测或给学生猜测考哪部分内容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实验题,但是考的知识点,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复习必须全面。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都要认真分析。
布置给学生的练习一定要精简,不能图多,否则学生做了很多题,任务重,却抓不住重点,效果反而不好。精选习题就需要老师去做很多题,并且细致的整理,归类。例如有针对性的找出不同的难度的题目适合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去练习,某一类型的题不图做得多,弄懂综合的一道题,一系列题目都可以掌握。
2.鼓励学生多讨论,多思考,培养分析能力
教学中不能只顾自己讲解,一味的讲授式,使学生长期的只是被动的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多的应该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并且去交流讨论,找到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理解老师的讲解,同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讨论就可解决,老师不必题题讲解,耽误课堂时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盲目地拿着答案来对,凡是跟“答案”一样的就算对,不一样就算错。实际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把题拿给学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认真做一下,多听听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恰当,有没有新意。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应该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是教师自己得到提高。
三、教学中需要加强的方面
1.强调审题的重要性
高考中非选择题所占比重比较大,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偏差较大,但是并不知道如此答题的原因。做再多的题,仍然不会思考。原因在于学生不会审题,针对这个问题,平时练习中,注重训练学生在题目中划出关键词,找出考察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思考,并写出分析后的答案,使学生找到答案唯一的原因。
2.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高考试题虽然难度大,对能力要求高,但是考察的方向依然是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所以教学中仍然要注重落实基础知识。高三下学期我们要做大量的练习,讲评试卷的环节非常重要,我再讲题的时候,不是在讲某一道题为什么选A,更多的是,利用每一道题的4个选项,将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不厌其烦的带着大家重复,去复习,为的就是让学生对于反复去熟悉这些基本知识,熟悉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
3.训练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高三一学年,练习模拟题非常多,如果只是机械的做题,讲题,题目越做越多,错题越来越多,做过的再做也仍然出错,学生感觉收获并不大。这样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对做过的习题有目的的归纳总结,例如:针对考试说明,找出高考考察的知识点,把比较重要的几套题目分别进行整理。同一个知识点,可以考察的方法很多,可以正向推理,也可以逆向思考,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难点就更容易突破,学生印象也比较深刻,总结的资料也有利于后边的复习。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2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共9个月左右时间。时间跨度长,重在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复习中把目标定在梳理课本知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仍有疑问的知识点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学知识网络;通过阶段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要求学生做到每个考点过关。
1、复习安排:
在第一轮复习中一般不进行跨章节复习,但针对有联系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局部知识点的整合。如在复习有丝分裂时,我与减数分裂进行比较学习,就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变化、染色体行为特征、两种细胞分裂图形判断加以重点讲解,而在复习减数分裂时则侧重精、卵细胞形成过程不同点的比较、与遗传学三大定律内在联系等方面,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减少复习过程中的重复性。
2、复习策略
(1)研究高考信息,把握复习方向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生物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注重知识体系的重组,形成学科知识网络高三的课堂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拓展和深化。在复习中要抓住教材知识的主线,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并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有助于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
(3)营造良好的复习心理环境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缓解其压力,要给学生以更多的关爱和耐心。
3、第一轮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通过考试的情况分析,暴露出一些问题:
(1)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第一轮复习即将结束,各知识点能做到基本掌握,但仍是孤立的、零散的,在解决综合题(如实验设计题)时失误较多。
(2)不重视课本,部分学生在复习中关注的重点是复习资料,大部分时间用于做题、核对答案、解答疑难习题上,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的水平。如对性状分离、分离定律的实质、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等的理解仍是想当然,在解决考查能力的题型时,错误率较高。
(3)实验探究能力薄弱。实验是生物学科的基础,高考历来都非常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包括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等。其分值一般都会达到总分值的50%。这在本次市质检卷中也是如此。而实验教学一直都是我校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我校的硬件条件和课时的限制,我们根本无法完成《考纲》中所要求的16个教材实验(一般只能完成其中的4个实验),即使是教师也有许多实验没有做过。这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
(4)解题能力弱: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做的题多,但对失误的地方不够重视,缺乏仔细的分析过程,只关注答案,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同时也暴露审题不严,答题不规范的问题。
4、二轮复习设想
结合第一轮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所侧重地进行第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在二轮复习中,复习专题的选择、习题的精选、解题技巧的培养是工作重点。主要达成以下目标:
(1)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同时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化。
(2)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3)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3
教学设计思路:
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来设计这节课。一方面是从我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我所任教的高06级3个班为年级的中差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掌握不牢,自主学习的能力差,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有限,再加上这节内容概念性知识多,难度较大,所以整个课的复习内容以书本知识为线索,用网络式的表、图等对比,归纳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梳理知识,知识点内容罗列得较详细,配合相关高考题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根据高考考纲对这节课内容的要求及近几年高考题对这一内容的考查形式和层次的体现来设计了此课。
考点分析:
06年高考大纲《免疫》的考试范围是:(略)。分析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可发现免疫的内容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每年都有出现。如03年的理综新课程卷、全国卷、江苏卷、上海卷有考查;04年的全国卷Ⅰ全国卷Ⅲ、全国卷Ⅳ、天津卷、江苏卷、广东广西卷都有考查;05年的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上海卷、广东卷、江苏卷也有考查。
从历年高考试题及各类复习题中,常见的有关免疫的问题,从试题的形式上,多以选择题、图解形式出现,或与生活实际中的病例相结合,从多种角度命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识图、分析、综合、文字及图形的表达能力。此外,有关免疫的问题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与世隔绝类生活健康密切相关,这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重难点:
本部分复习的重点要点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理解抗原和抗体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全过程。仔细区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点,结合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有关知识理解抗体的产生和排出细胞外的过程。
知识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理解抗原和抗体的知识,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全过程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知道免疫失调引起的疫病。
2、能力目标:利用免疫特别是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原理来解释与免疫有关疾病的特病机制、症状及防治方法等问题。
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归纳、综合、总结。
教学反思:
我通过本堂课复习课的教学,收获还是颇多的。
首先我感到多媒体教学的方便、快捷、容量大,使复习内容能及时、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并且通过课件中动画及不同颜色字体的设计来突出相关重点知识。
其次,对这堂课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认真学习并熟悉了大纲和考纲对这一内容的要求,认真分析了近三年的有关高考题,有争对性地选择了几个高考题用于课堂上的巩固练习。并且在设计的课件中将考纲对这节内容的要求首先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这一节的复习目标更明确。
第三,复习中能准确把握重难点知识,通过图形展示、图解归纳,再配合高考题的分析,练习强化,基本上突出并突破了重难点知识。通过练题及时反馈知识。
第四,复习中对前后知识有一定联系,
如通过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练习,将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生物膜等知识联系起来。
第五,整堂课课堂气氛较活跃,能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但是,这节课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本堂课内容可不必设计这样多,像“免疫类调引起的疫病”就可放在第二节课来复习。虽然复习内容设计细,但像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内容可不必打在幻灯片上,直接让学生回答,再配以实例练习能区别即可。由于将作息时间搞错,使复习中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速度太快,使学生回忆、思考的时间不足,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肯定不足。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在整个复习中,由于时间把握不准,练习多采用了集体回答的形式来检查反馈知识,使学生的过手练习不足。如果能单独让学生回答问题,而且能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来回答有关问题,就能更好地反映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
精选出来的练习题最好注明是哪一年的高考题,这样更能引起学生重视,又能让学生清楚高考题的题型的呈现方式是怎样的,对抗原、抗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还可多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由于这部分知识难度较大,而且与人类生活健康密切相关,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所以在复习中最好设计出与此知识相联系的内容:如单克隆抗体、禽流感等。这样使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4
在一轮复习中,因为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是熟悉的,其主动求知的欲望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复习效率往往一般。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无论是提升学生高考成绩出发,还是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我们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探索创新高三一轮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反思中,我摸索总结出一个“创设问题”为主线,实现学生高效复习的做法。
第一轮复习是把各种原来的已经教给了学生,而现在可能被遗忘的东西重新唤醒并加深理解,其中存在一个个体差异的问题,即可能这个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是熟悉的,也可能那个学生对那方面的知识是熟悉的。如果平铺直叙的课堂很难让每一个学生提高兴趣,参与课堂教学。但如果设置不同的问题,就相当于带着学生再看相同的风景时,看的方式改变了,看的顺序改变了,看的深度改变了,学生的态度就不同了。
在围绕教师所提的问题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因为设置的问题跨度大,从简单到复杂,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兴趣,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的进程,实现一轮复习的目标。
例如在复习“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为什么说单侧光引起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怎样证明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呢?”“胚芽鞘具体生长的部位怎样确定呢?”“为什么胚芽鞘向光侧比背光生长的快些呢?”“胚芽鞘尖端产生的促进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吗?”“为什么取名为生长素呢?”“生长素从什么部位产生又运往哪些部位怎么运输到的呢”“生长素和植物激素是什么关系”通过这些分层次的问题串,让学生回顾课本中的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史,运用这样的顺序再次从科学家当年的方法来探索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掌握和理解生长素的产生,运输等相关知识。
要用问题串,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最大的难处是如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置有价值的问题。一般而言,这些问题应当在“运用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或评价问题”的层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问题的问答,学生需要在脑海里迅速地检索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新的结论,同时要求我们教师不断给予指导,提示和帮助。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以下几点创设问题情境:
⑴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⑵通过科学史中事实的叙述来设置问题的情境;
⑶借助于各种模型或构建模型,显示与学生的日常经验,已有知识发生矛盾的事实,从而形成问题情境;
⑷通过学生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⑸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激发矛盾、产生问题情境;
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现象自身的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⑺通过将问题“变形”创设问题情境;
⑻通过“开放式“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等等。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保证所设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到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复习。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5
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成长变化的学生,期望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本学期我主要调整了以下几项工作方式:
1、依据考试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发现学生是我们教师上课讲的不如他们课外练的,课外练的不如考试考过的效果好。据此我们采用上课少讲多练,课外少做多考的方式,如为了提高学生解选择题的能力,我们备课组连续5周左右每周1-2次(每次10题)给学生随堂考试,并且评分给予反馈,表扬得分较高的学生和进步较大的学生,期望提高学生解选择题能力。
2、有些作业少批(但我们学生还是要检查有没有完成),要求他们自己批改,更多时间留给自己选题上,资料备课组全部共享。
3、最近我采用先学生做,他们问了问题之后再统一讲评,有利于节省学生的时间,但自己的工作量加大了,学生成绩能提高那是最好的。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5篇】相关文章:
《海洋生物》教学反思06-07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03-01
中学生物教学反思06-09
高二生物教学反思02-25
初二下册生物教学反思06-09
高三教师复习课教学反思05-23
高三政治教学反思15篇04-07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15篇02-18
高三生物教学计划汇总6篇10-22
高三生物教学计划集合10篇10-15